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27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有压管道双孔板水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苏铭德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多级孔板消能器内湍流流场进行模拟,并将所得的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数值计算的方法是可靠的。
1995, 27(6): 641-646.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79
一类具有自适应性质的组合TVD格式的构造
修东滨, 任安禄
本文分析比较了些典型的TVD格式,发现各种TVD格式对解的分辨能力有差别,格式中存在耗散性和压缩性的矛盾。在分析了格式的构造以及产生耗散、压缩作用的原因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TVD格式的组合形式,该格式在解的剧烈变化区域,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在解的光滑区域避免了由于压缩性过强造成的失真,数值试验表明该格式具有良好的性质.
1995, 27(6): 647-652.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0
激波诱导的燃烧粉尘云边界层的结构
范宝春, 陆守香, 龚昌超, 李鸿志
足够强的激波扫过铺有可燃粉尘的界面时,波后形成燃烧的粉尘云边界层。为揭示其内部结构,本文对该现象进行了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的研究。理论计算表明燃烧粉云边界层可分为三个区域:诱导区、反应区和扩散区,诱导区的粉尘浓度最高,计算获得的粉尘云轮廓和点火延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1995, 27(6): 653-662.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1
半浮区液桥振荡对流的微重力实验
姚永龙, 解京昌, 束继祖, 唐泽眉, 胡文瑞
利用日本微重力中心800m落井装置,完成了半浮区液桥振荡对流的微重力实验,对振荡对流的典型物理量诸如内部温度、流场、自由面边缘变化及表面波进行了综合测量。实验结果给出了振荡对流由地球重力环境向微重力环境的过渡,以及不同几何参数半浮区液桥的振荡特征,并首次获得了微重力环境下热毛细对流的表面波位形及边缘振荡特征.
1995, 27(6): 663-670.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2
粘弹性构件应力分析的混合法
陈瑜海, 贾有权
详细讨论了光测粘弹性介质中光学及力学参数测试的理论及方法。首次提出用边界元与光粘弹性法相结合求解粘弹性体中应力分析的新方法,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以粘弹性简支梁为实例验证了我们提出的方法.
1995, 27(6): 671-680.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3
一个描述脆性材料非线性行为的损伤力学模型
杨帆
提出了一个分析和描述脆性材料各向异性损伤的宏观力学模型。在小变型的情况下,利用损伤面和损伤势的概念以及材料性能和材料受损后的弹性响应取决于损伤变量而与加载路径无关的假设,文中导出材料弹性损伤的一般本构关系及联系材料系数与损伤面和损伤势的表达式。当损伤面和损伤势的构造确定后,建立了损伤变量的演变方程和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文中以两种具体材料为例说明该理论模型的应用.
1995, 27(6): 681-690.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4
结晶型高分子材料的平面取向演化与塑性响应
陈明祥, 杨卫, 郑泉水
建立了描述结晶型高分子材料的平面取向演化及其塑性响应的解析框架。文中针对材料中分子链不可伸长的特点,修正了Taylor假定。引入连续的取向分布函数,并将它展开成不可约的张量形式表示,通过建立并求解展开系数的演化方程,最终获得问题的解。文中模拟了单轴拉伸和简单剪切时链轴朝拉伸方向偏转的过程,描述了应力的上扬硬化现象.
1995, 27(6): 691-701.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5
四元数乘法的结构张量与四元数矩阵的张量表示
王庆贵
阐述了四元数的张量概念,并利用四元数乘法的结构张量建立了各种四元数分量矩阵与四元数张量的关系。从而使四元数运算归结为一般的张量运算.
1995, 27(6): 702-710.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6
结构变形最优控制的数值分析
尹林, 王晓明, 沈亚鹏
机敏结构是一种依靠结构系统内部自身的自适应能力,达到对外界作出理想响应的智能性结构,由压电片控制结构变形以达到理想形状的结构即属此类。本文运用机-电耦合的变分方程建立起有限元方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求压电片控制电压和结构变形之间关系即控制矩阵的方法,并依靠控制矩阵,利用最优化方法,实现对结构变形的无条件和有条件最优控制,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1995, 27(6): 711-718.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7
无限元与相同子结构串的一致性及其算法
刘汉礼
讨论了无限元方法 ̄[1]与相同子结构串分析 ̄[2]的一致性,综合文[1]和[2]得到一种通用算法,依据文[3]尚可应用于LQ控制问题,且提出一种直接求出转移矩阵的算法,具有简便和较高精度的优点.
1995, 27(6): 719-723.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8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高建新, 周辛庚
应用图像识别与变分学原理,对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了理论阐述,导出了测量物体表面变形场的一般过程,将力学中的变形测量问题转化为单纯的数值计算问题,避免了传统光测方法与干涉条纹有关的一系列困难。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工程实际现场、高速冲击动态过程、细观力学变形过程以及变形测量的自动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从而为光测力学拓展应用领域、实现自动化测量展现了新的前景.
1995, 27(6): 724-731.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89
不可压缩湍流非对称脱体涡流场数值分析
蔡晋生, 罗时钧
采用拟压缩性方法,Beam-Warming近似因式分解格式数值求解三维定常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对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型,采用Degani-schiff修正。计算绕尖头正切拱型旋成柱体的大迎角大雷诺数脱体涡流场,计算结果中的非对称脱体涡与实验相符.
1995, 27(6): 732-736.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90
线粘弹结构中的最优路径
刚芹果
讨论了二类结构中的最优路径:即三维可分离变量粘弹体与桁架,发现:(1)粘弹体(Maxwell材料)中的最优变形路径在(0,T)内是线性形式,仅在t=T时刻有跳跃,同时指出以前研究中的不妥之处;(2)桁架结构(Maxwell材料)中的最优加载路径为突加载荷.
1995, 27(6): 737-741.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91
二维任意多边形有限单元
范亚玲, 张远高, 陆明万
目前常用于单晶体材料的计算细观力学分析方法是将晶体细分成许多三角形或四边形有限元,对于多晶体材料,这方法的计算量之大将难于承受,实验观测表明,多晶体材料中除角点附近局部区域外每个晶体内部的变形、滑移基本上是绶慢变化的,因此可以将每个晶体简化为一个多边形有限单元,晶界简化为界面单元,使计算量大大减少,本文导出一类任意多边形等参有限元格式,并证明这类多边形单元中的任意两个都是相互协调的,无论其边数是否相等,算例表明任意多边形单元是有效可行的.
1995, 27(6): 742-746.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92
新的圆柱曲板剪切屈曲实验的研究
李家驹, 刘守圭
提出一个用两块曲板以单向加载进行的R1000mm的圆柱曲板剪切屈曲新实验方案。其原理清楚、装置简单紧凑、节省试材、实验进行方便和不需扭转设备等优点,而实验结果和成熟的工作符合良好.
1995, 27(6): 747-753.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93
A3钢损伤累积过程的声发射监测
曲义坤, 谢基龙, 袁祖贻
研究A3结构钢,损伤累积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对其在静、动载荷下声发射参数进行了分析。声发射振铃的上升、下降与材料内部的损伤程度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声发射信号的强弱、上升及下降的趋势,判别材料内部的损伤程度.
1995, 27(6): 754-758.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94
关于“线性徐变问题的两个定理及对计算方法的简化”一文的讨论
朱伯芳
关于“线性徐变问题的两个定理及对计算方法的简化”一文的讨论朱伯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混凝土在刚浇筑时是流态的,以后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逐渐硬化,因此混凝土的变形不但与持荷时间有关,还与加荷龄期有关,早龄期加荷变形大,晚龄期加荷变形...
1995, 27(6): 759-760. doi: 10.6052/0459-1879-1995-6-199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