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9年  第21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陆架上热生涡旋的线性模型
缪经榜
本文对陆架上热生涡旋的生成机制和动力结构作出了理论研究,理论解揭示,由于海面受热增温和海水的热传导现象导致了海水新的温度场,从而也诱生了水平气旋型环流。
1989, 21(3): 257-265.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3
旋流式分离器三维流场测定
凌志光 黄存魁
在Φ196mm的实验模型上,用五孔球形探针较详尽地测量一、二次气不同流量比例和不同结构情况下旋流式分离器的三维速度场及压力场。得到了切向速度在分离器中部为准强制涡,外部非喷嘴区为准自由涡和喷嘴区为随半径先降后升的分布形式,在一定的一次气旋流器结构和参数条件下,轴向速度存在滞流和倒流现象,从流场上解释了形成准滞止灰环的原因,此外,初步分析探讨了形成螺旋形灰带等问题。
1989, 21(3): 266-272.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4
液滴和液面碰撞
蔡一坤
本文记述有关液滴向液面碰撞实验(速度范围是0至600cm/s)的三种现象:在碰撞速度为0至lOOcm/s范围内观察到两类现象,其共同的特点是水面几乎没有扰动,即没有溅起水花或明显凹坑,在本文中分别简称为“穿入”和“劈裂”。当碰撞速度增至lOOcm/s时,出现了第三种现象(飞溅),我们测量了飞溅现象中产生凹坑直径、凹坑深度、形成最大凹坑的时间和中心柱开始回弹的时间,测量了这些量随落滴高度变化的实验曲线。
1989, 21(3): 273-279.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5
激波稳定性(Ⅱ)
黄迎雷
本文用D′yakov的normal mocle方法讨论任意状态方程介质中的平面定常激波在二维小扰动下的稳定性,用直接的数学方法和新的物理考虑导出激波稳定性与参数i~2(dv/dp)_H在不同流场条件下的关系,结果表明此关系比较复杂,而过去的D yakov-Erpenbeck不稳定条件只是一个极端情形。尤其是发现在参数i~2(dv/dp)_H的两个稳定区域之间还存在不稳定区域,而这正对应于Griffiths等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不稳定激波,将结果用于完全气体激波时发现当绝热指数r>5/3时激波可能不稳定。通过计算比较,本文结果较成功地解释了Gritfiths等人的实验结论。
1989, 21(3): 280-289.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6
大分子跨血管壁的非定常扩散——模型和观察
温功碧 S.WeinbaumR.Pfeffer
本文将定性地考察下面的假设:在广泛散布的有丝分裂的内皮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存在着直径为20毫微米的缝隙,它是白蛋白或更大分子进入血管壁的主要通道,在目前的分析中,作者定性地证实了这一漏的缝隙能够产生在哺乳动物中测量得到的渗透性高度局部化的区域,即所谓兰色区域。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短时间扩散模型,预示在漏的缝中和出口附近的组织中标记物的浓度随吋间的发展,以便对证实上述假设的实验提供指导。第二部分提出描述较长时间动脉血管中大分子的非定常扩散模型及其时间趋于无穷的定常解,对不同参数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分析。
1989, 21(3): 290-299.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7
动力学分区变分原理及其广义变分原理
钱伟长 卢文达 王蜀
本文引用并推广文的分区最小位能原理,提出并论证了动力学分区变分原理,并进一步采用钱伟长提出的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并加以识别的方法(1980,1985),得到了不完全和完全的动力学分区广义变分原理。本文采用笛卡尔张量符号。
1989, 21(3): 300-305.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8
塑性极限分析的统一理论
高扬 黄克智
基于现代凸分析数学方法,本文系统地建立了塑性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的统一理论。利用Legendre-Fenchel变换,导出了一对严格互补的界限定理,其中的不可压缩条件和屈服条件均在超势及互补超势意义下得以自然放松。理论结果揭示了上、下限定理间存在着优美的对称性。根据下限定理中互补超势的性质,构造了一系列关于安全因子的变分原理,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罚一对偶迭代称法。
1989, 21(3): 306-315.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09
弹性固体中的平面应力波及热力学效应的影响
唐之景 李永池
本文从热动力学出发,用热焓作为热力学势,在绝热近似下研究了各向同性二阶非线性弹性固体中的平面应力波,解决了一个具体的初边值问题,并详细讨论了热力学效应对应力波的影响。
1989, 21(3): 316-324.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0
谐和弹性长方柱体侧向受压屈曲后初期行为的摄动分析
曹光中
本文考察谐和弹性长方柱体在侧向受压下的有限平面应变屈曲,着重于屈曲后初期行为的分析,考虑了微小增量变形直至三阶的非线性效应,通过摄动处理并利用复变方法,求得非线性特征值问题的二次摄动解,从而确定了任意次屈曲的临界条件和模式,尤其是屈曲后初始蝠值的基本变化性态。
1989, 21(3): 325-335.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1
部分充液球形偏置贮箱的旋转卫星系统的运动分析
王照林 廖敏 邓重平
本文分析并计算了部分充液球形贮箱内的液体晃动问题。以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和系统的Euler动力学方程为基础,考虑了贮箱偏置、流体涡旋以及Coriolis加速度诸因素对于系统运动状态的影响;并运用Pfeiffer推广的关于流体均匀涡旋运动的概念和边界元法等计算了流固耦合旋转系统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
1989, 21(3): 336-343.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2
多层地基对一般表载及体力的静态响应
潘尔年
基于作者最近的工作,本文对一般表载及体力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地基的静态响应问题给予了较详细的讨论。以柱谐向量函数系为基础,应用传播矩阵技术给出了求解此类问题所必须的公式,并且还对不同层数及不同表载作用情形的几个例子作了数字计算,在数值积分中应用了一强迫技术以加快由此所得的缓慢收敛序列的收敛速度。无论是从本文所给公式还是从公式的程序化及数字计算来看,柱谐向量函数系,传播矩阵法及强迫技术的联合应用既具一般性,又简单且易于实际应用,因而将其用于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特别是多层地基的粘弹性响应问题将是特别方便、有效的。
1989, 21(3): 344-353.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3
KdV方程孤立子及其相互作用的Petrov-Galerkin有限元数值模拟
唐世敏
本文给出一种Petrov-Galerkin有限元方法,并用以求Kdv方程各种初值问题的数值解,包括孤立波进波解,多个孤立于的相互作用,孤立子与振荡尾波等,所得结果与分析解及其它数值结果作了比较,表明本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几乎没有高频伪振荡,计算程序简洁、明瞭,经济实用。
1989, 21(3): 354-358.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4
含椭圆型表面裂纹板的复合型三维应力强度因子计算与分析
张端重 柳春图
从三维分析出发,应用椭圆型表面裂纹位移、应力场的渐近展开式,构造奇异单元,对有限尺寸板中的表面裂纹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在剪切、扭转情况下的Ⅱ、Ⅲ型应力强度因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1989, 21(3): 359-363.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5
正交异性理想弹塑性材料Ⅲ型静止裂纹尖端场和小范围屈服解
郑耀
本文假定R.Hill屈服准则,得到了正交异性理想塑性材料的Ⅲ型静止裂纹尖端场,在承认歪形能屈服准则的前提下,运用仿射变换和复函数映象的方法,求得了正交异性线弹性理想塑性材料Ⅲ型静止裂纹的小范围屈服解,进而给出了张开位移的表达式。
1989, 21(3): 364-368.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6
高梯度密度场的定量测量
靳刚 夏生杰 崔德华
本文提出采用空气隙错位平晶涉仪测量高密度梯度场,并测量了空气中高温等温热板自然对流的高温度梯度场,计算出折射率的分布。
1989, 21(3): 369-372.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7
新的具有一个无外力圆柱表面杂交应力元
田宗漱
用杂交应力模式导出新的特殊实体元。数值算例表明:新的元给出较8节点实体特殊杂交应力元、一般杂交应力元及假设位移元远为准确的应力值。
1989, 21(3): 373-378.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8
Wilson非协调元的研究与改进
鹿晓阳 刘玉文 许焕然 姚传玺 陈俊塘
本文基于“等参变换规则化”概念分析了E.L.Wilson等提出的QM_6单元通过分片检验的实质和缺陷,并采用“求逆犯规”方法改进了QM_6单元。由此得到的QMM_6单元比QM6单元计算量小,反映单元畸变特征好。文中阐明了“求逆犯规”方法保证单元收敛及其对单元刚度阵的影响。并给出了区别基于Wilson不协调内插函数的三种非协调元Q_6、QM_6、QMM_6特征的简式。
1989, 21(3): 379-384. doi: 10.6052/0459-1879-1989-3-198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