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27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槽道湍流近壁区相干结构的数值模拟
方一红, 罗纪生, 周恒
从流动稳定性理论中的共振三波出发,采用类似湍流直接数值模拟中的最小单元概念,用伪谱方法,对槽道湍流近壁区的单个相干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基本一致的结果,同时也搞清楚了在谱方法中用Chebyshev-τ方法和配置点法哪个更精确的问题。
1995, 27(5): 513-522.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2
跨声速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被动控制
张瑜, 李静美, 秦俭
运用激波管风洞在R_(e∞/m=3×10 ̄7,M_∞=0.732-0.817范围内,在厚度比为12%的圆弧翼型半模型和厚度比为14%的超临界翼型半模型上,对被动控制现象及其若干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腔深度的开孔壁和导管连通壁均可对壁面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实现被动控制,使得沿以上两种模型表面的马赫数峰值、逆压力梯度和激波强度明显减小。这对于飞行器将起到减阻作用,如将这一原理和方法用于超、跨声速压气机内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控制,将提高压气机的效率和工作的稳定性。
1995, 27(5): 523-535.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3
对饱和多孔介质波动问题中本构关系的探讨
苗天德, 朱久江, 丁伯阳
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的混合物理论,讨论了饱和多孔介质的波动一般方程。其中考虑了质量耦合、初始压力及其浮力效应等。对于澄清这一研究课题中的某些基本概念,以及完善其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v ̄(2)为速度涨落,于是单位体积内流相的动能为:因此将流相动能的涨落K ̄(2)归于自由能更自然些。又因为当:v ̄(2*)≡v ̄1时,即Δv=v ̄1-v ̄2=0时v ̄(2)=0,此时K ̄(2)=0而且显然K ̄(2)随着Δv·Δv的增大而增大,一个简单的近似是令K ̄(2)=ρ·Δv_k·Δv_k并且是常数。由此可导出表现质量力。由自由能的非负性质知,所以有.由(4.13a)很容易推出质量密度矩阵的对称性和正定性。参考文献
1995, 27(5): 536-543.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4
含刚性线夹杂及裂纹的各向异性压电材料耦合场分析
杜善义, 梁军, 韩杰才
采用各向异性弹性力学中Stroh方法对含刚性线夹杂及裂纹的无限大各向异性压电材料耦合的弹性场和电场进行了分析。并得到夹杂和基体界面间耦合场的实型显函表达式及夹杂尖端的1/2阶奇异性。
1995, 27(5): 544-550.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5
一类新变量的Reissner板弯曲边界元法
雷小燕, 黄茂光
文[4]导出了二维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一类新型边界积分方程,本文将该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三变量的Reissner板弯曲中,给出边界场变量含广义位移和新型广义力的边界积分方程。从而边界弯矩应力张量可直接由离散边界积分方程求出。
1995, 27(5): 551-559.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6
用模态法识别结构弹性碰撞载荷的可行性
邢誉峰, 诸德超
本文在探讨杆的纵向和横向碰撞问题基础上,论证了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结构弹性撞击载荷的可行性。发展了识别撞击载荷的数值方法。用波传播理论、弹性接触理论和模态理论等有关知识对载荷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验证了所给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
1995, 27(5): 560-566.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7
结构受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的响应
林家浩, 李建俊, 张文首
对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既考虑了地面运动的非平稳性,又计及了行波效应及激励点之间相干性的部分损失,给出了计算结构响应时变功率谱的虚拟激励算法。该法不仅计及了振型间的耦合项及激励间的耦合项,而且简便高效。
1995, 27(5): 567-576.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8
一类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系统主共振的渐近解法
邵光军, 徐兆
提出一种渐近方法用来处理一类多自由度强非线性自治振动系统,它是新渐近方法 ̄[1]的推广。本方法适用于主共振情形,我们建立了振幅和相位所满足的方程。文末用两个例子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1995, 27(5): 577-586.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69
TiNi形状记忆合金变形特性实验研究
王志刚
给出了一种TiNi形状记忆合金(多晶)的单轴拉压、循环拉伸加卸载、形状记忆效果、恢复力、相变塑性变形及拉压。扭转比例、非比例加卸载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其变形特性非常不同于普通的弹塑性材料:如Bauschinger效果提前,甚至于会出现于卸载阶段;低温下的残余变形会在加热后消失;恒载下冷却时产生相当大的塑性变形(相变塑性变形)且在加热时消失等等。多轴加载实验结果表明,比例加载时该材料的加载屈服面及卸载屈服面都基本满足Mises准则,但非比例加载时则不然。
1995, 27(5): 587-596.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0
旋涡与水面相互作用研究
马晖扬, 吴锤结
采用Navier-Stokes方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解来研究水下生成的旋涡在浮升过程中与水面的相互作用,旋涡的初始模型为Oseen涡。数值模拟给出了在旋涡与水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水面形状和涡量场的演化,还讨论了Froude数、Reynolds数和Weber数对水面变形的影响。
1995, 27(5): 597-602.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1
铰接圆柱体在二色波中的二阶低频力
周显初
考虑了铰接圆柱体的响应,给出了二色波中铰接在海底的圆柱体的二阶低频力。在未求出二阶速度势的情况下,利用其定解条件给出了二阶速度势的影响,给出了二阶低频力的解析表示式。二阶低频力主要由一阶速度势决定。二阶入射速度势以及圆柱的二阶响应对二阶低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1995, 27(5): 603-608.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2
含椭圆孔或裂纹的等参数正交异性板平面问题基本解
高存法, 仝兴华
应用Cauchy积分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含椭圆孔或裂纹的等参数正交异性板在任意面内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复应力函数基本解或应力强度因子基本解,这些基本解对于应用边界元法求解此类正交异性板或各向同性板的某些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5, 27(5): 609-613.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3
非线性系统模态分叉与模态局部化现象
刘济科, 赵令诚, 方同
运用匹配法和多尺度法对一个两自由度非线性系统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非线性系统的模态分叉和局部化现象
1995, 27(5): 614-618.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4
颗粒填充复合材料强韧化效应的力学分析
卢锡年
颗粒填充复合材料中基体微损伤形式对材料韧性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二相或三相材料中基体应力分布的分析计算,结合损伤萌生的力学条件,对颗粒填充的强韧化效应作出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若颗粒刚度高于基体,随着颗粒模量的提高,开裂与银纹趋势逐步增强,由此可知单纯使用硬粒子填充难以实现增韧,但若粒子与基体间有柔性界面相存在,基体屈服趋势将随界面厚度迅速增长,它将在损伤引发机制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成为损伤的主导形式,并由此可成功地实现材料的强韧化。
1995, 27(5): 619-623.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5
一般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
傅衣铭
基于Timoshenko-Mindlin假设及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一般纤维叠层圆柱厚壳在参数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应用多模态近似和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问题。横向剪切变形、端部支承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被讨论。
1995, 27(5): 624-630.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6
0rr-Sommerfeld方程数值解法中的复广义矩阵特征值问题
孙德军, 童秉纲, 尹协远
Orr-Sommerfeld方程的求解通常可以化为一个复广义矩阵特征值问题AX=ωBX。本文用酉变换分别约化A,B为上Hessenberg阵和上三角阵,然后利用Muller求根方法可以求出其全部特征值,其中特征多项式的值由Hyman方法给出。当仅需要判断有无不稳定模态时,利用一个简单的矩阵变换将其化为强特征值的求解问题,从而可使用最简单的幂迭代,Chebyshev配置点法算例表明两种算法均快速有效。
1995, 27(5): 631-635.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7
高速旋转构件应力、应变的红外遥测
白象忠
介绍了高速旋转构件应力,应变测量的新方法───红外遥测法,叙述了该法的基本工作原理、仪器结构方框图及其主要参数,并且提供了测试实例。
1995, 27(5): 636-640. doi: 10.6052/0459-1879-1995-5-199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