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快速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78年
1977年
1976年
1975年
1974年
1966年
1965年
1964年
1963年
1962年
1960年
1959年
1958年
1957年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2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期刊导读
最新录用
预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创刊60周年
出版道德准则
下载中心
期刊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力学期刊网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期刊导读
最新录用
预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创刊60周年
出版道德准则
下载中心
期刊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力学期刊网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27卷 第2期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论文
钝体高超声速三维分离流场特性数值研究
周伟江
,
汪翼云
,
李锋
以双子星座简化外形为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全N-S方程,数值研究了高超声速绕流中的三维分离流动特性。来流M_∞=7.0,Re_∞=4.5×10 ̄5,攻角范围为10°-40°。首先通过与实验油流照片的比较,证明了本文计算分离结构定性上的正确性。然后研究了不同攻角下背风面三维分离结构的变化,给出了柱段背风区常点型开式分离随攻角变化转变为整体闭式分离的过程,并从物理上分析了这种转变过程的合理性,认为不同分离形态在分离线起始点附近都有共同的压力条件,即垂直于分离线的逆压梯度,因此横向分离可以从常点型开式分离直接转化为闭式分离。
1995, 27(2): 129-136.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15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剪切湍流的涡黏张量模式
王振东
,
姜楠
对剪切湍流提出了涡黏系数为四阶张量的涡黏张量模式。引入近代数学中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构造涡黏张量各分量的计算公式。用平面后台阶流动验算了剪切湍流的涡黏张量模式,比RSM和k-ε模式更接近实验结果。提出了剪切湍流涡黏张量模式的应用设想。
1995, 27(2): 137-142.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16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速度分布对分层流中底部边界混合层结构的影响
金友煌
,
李文魁
,
董正远
,
何光渝
对分层流中海底边界混合层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垂直积分模型。在这个模型里,新建立的能量方程中出现了一个表征速度大小随高度变化规律的参数,从而得出了被Pollard等人文章中应用的但被本文修正过的Richandson数封闭模型,对在水平乎底上的混合层成长问题,给出了分析解。从而把以往的公式都统一到本文的结果中,而且给出了以往海底边界混合层公式的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这个结果与Weatherly与Martin(1978)用Mellor与Yamada(1974)的高阶模型所得的数值解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并与现场实验相符。
1995, 27(2): 143-150.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1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线弹性孔洞问题的一种半解析解
陈常青
,
王晓明
,
沈亚鹏
在研究材料的损伤行为中,常常要考虑到孔洞效应,本文利用一组能满足内椭圆孔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罗朗级数,建立与外边界相适应的泛函,通过变分求泛函驻值或极值来求得相应问题,推广到双周期排列孔洞模型可得到损伤孔洞模型的等效杨氏模量和等效泊松比。
1995, 27(2): 151-160.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1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软化梁的动力行为
余同希
由于材料的应变软化,或是由于薄壁梁在挠曲变形时的截面畸变,梁的弯矩一曲率关系可能呈现先强化后软化的性态。近几年来北京大学一个研究组的工作证实,具有软化特性的半无限长梁在自由端受常速度冲击时,软化可能发展为一个有限长的区段,并在梁内移动,同时,英国UMIST的一个研究组以核电站中的管道甩动问题为工程背景,集中研究了具有软化特性的有限长梁的动力行为。提出了计及弹性、强化、软化和梁的几何大变形的理论模型,并发展了相应的有限差分程序。这一理论模型能够预报软化区的萌生、发展和局部化,同管道甩动实验观测极为符合。
1995, 27(2): 161-172.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1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含层间短裂纹层合板的解析-分区变分解法
孟庆春
,
张行
将层板横截面分为含裂纹区与不含裂纹区,在每一区内,根据夏变函数理论与特征函数展开法,得到了各自区内满足所有支配方程、裂纹表面边界条件与层间连续条件的位移与应力的特征展开式,然后利用分区广义变分原理满足裂纹表面边界以外的边界条件以及两区之间的交界条件,并由此求得奇异场控制量(广义应力强度因子)。
1995, 27(2): 173-179.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0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离散振系的灵敏度分析
王文亮
论证了离散结构特征灵敏度分析的一种新方法,特征导数的算式是精确的,而且只涉及待微的退比模态。
1995, 27(2): 180-188.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1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基于虚功原理的弹性接触问题的线性互补方法
朱昌铭
在将接触条件表为具有惩罚因子的线性互补形式后,本文详细推导了适用于弹性接触问题的虚功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离散技术,简捷地导出了一种求解有摩擦弹性接触问题的线性互补方法;这种方法不必迭代,在无卸载时,只要一个增量步即可求得解答,计算效率较高,文末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1995, 27(2): 189-197.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2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有限尺寸多钉连接件钉传载荷计算的解析方法
蒋持平
,
张行
,
任炳义
,
罗安民
提供一种确定多钉连接件中钉传载荷的解析方法,这个方法将被连接件看作弹性体,以经典结构力学以及弹性理论平面问题复变函数解法为基础,建立了求解钉传载荷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并给出了若干算例。这个方法不仅具有合理的力学模型,而且具有计算的简捷性与适用的广泛性。
1995, 27(2): 198-212.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冲击动力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曹登庆
,
孙训方
,
舒仲周
考虑冲击动力系统的k-p周期运动的鲁棒稳定性问题。首先,根据微分方程的解、冲击条件和衔接条件,应用迭代法给出了系统存在k-p周期运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利用稳定性的等价原理,通过周期运动的扰动差分方程导出其稳定条件;然后,着重对含有不确定参数的冲击动力系统的k-p周期运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文末给出了用于阐明理论结果的算例。
1995, 27(2): 213-221.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4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一维非线性黏弹体和黏塑性体中的最优应变路径
刚芹果
,
杨挺青
得出了一维非线性黏弹体和黏塑性体中最优应变路径方程,并揭示了它们的某些特性,如:(1)当非线性黏弹本构方程中的黏性部分与应变的关系具有上凸形式时,相应的最优应变路径具有下凸性质;(2)对于过应力和Bodner-Parton黏塑性体,它们的最优应变路径是塑性应变为线性形式,即塑性应变率为常数,而弹-黏塑性体的最优应变路径则不同。
1995, 27(2): 222-225.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5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超塑性材料约束胀形中的空洞损伤与变形局部化
胡平
,
李运兴
,
陈塑寰
将含有二阶段空洞长大模型的本构关系引入大变形刚黏塑性有限元中,研究了空洞敏感材料向锥台形凹模内超塑约束胀形时空洞化损伤与变形局部化行为,详细阐述静水背压Ph、初始空洞长大速率β_0以及模具几何形状(锥角θ,模腔高度Hp)对局部化以及空洞断裂行为的影响,给出实现完全贴模条件下Ph-θ,Ph-β_0,Hp-θ以及Ph-Hp间临界关系。
1995, 27(2): 226-231.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6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双边切口薄板小试件动态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饶世国
,
夏源明
对[1]中采用的双边切口薄板小试件进行了动态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动态积分,研究论证了积分作为该试验系统试件裂端表征参量的可行性;对深裂纹Rice公式计算动态积分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文[1]提出的平面应力型动态弹塑性起裂韧度的表征与测试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的论证。
1995, 27(2): 232-238.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利用Ferguson曲面构造广义协调板单元
张延庆
,
龙驭球
根据广义协调原理,首先利用Ferguson曲面构造出薄板弯曲单元,将中厚度板视为双向深梁,由Timoshenko理论拟合单元边界,利用Ferguson曲面的张量积性质,将薄板单元推广到中厚度板。数值结果表明此单元精度高,适应性强,且不出现剪切闭锁现象。
1995, 27(2): 239-244.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梁的蠕变开裂各向同性弯曲损伤分析
杨光松
,
金星
,
陆寅初
在梁的纯弯曲损伤基本假设条件下,导出了弯曲损伤的基本方程,与Kachanov的材料刚度劣化(受载横截面积减小)定义拉伸损伤变虽类似,以梁的弯曲刚度劣化(惯性矩减小)定义弯曲损伤变量,从而建立了与Kachanov拉伸损伤模型相类似的梁的各向同性弯曲损伤模型。最后,以受蠕变纯弯曲梁为实例进行了损伤分析,所得计算结果与Kachanov拉伸损伤模型所得结果比较吻合,表明该弯曲损伤模型是合理适用的。
1995, 27(2): 245-249.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2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稠密流体中双原子分子振动弛豫的非谐性及质量效应
丁家强
,
陈致英
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稠密流体中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弛豫问题,证实了双原产分子的振动弛豫速率随着其非谐性的增大而加快,同时,其速率也随其质量因子的变大而加速。
1995, 27(2): 250-252.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30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用三步相移法测量温度场
王荣
,
是度芳
,
陈韶华
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参考光光路,并在再现阶段引入相移的方法来测量火焰温度场,克服了在记录阶段引入相移的不足,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量准静态场,而且可以测量瞬态场。本文在计算温度时还采用了新的求解方法,守验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测量的速度和精度。
1995, 27(2): 253-256.
doi:
10.6052/0459-1879-1995-2-1995-431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1957年创刊, 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力学学会
创刊主编:
钱学森,
现任主编:
陆夕云
ISSN:
0459-1879
CN:
11-2062/O3
通知公告
MORE+
《力学学报》“纪念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专刊征文通知
沉痛悼念我刊第3任主编郑哲敏先生
精品文章
MORE+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