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4年  第26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论文
返回舱三维高超声速绕流及近尾迹流场数值模拟
周伟江, 汪翼云
为使返回舱安全、稳定、可靠地飞行,准确地计算其周围的复杂绕流流场,对飞船的初步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用Harten-Yee的二阶迎风TVD有限差分格式求解薄层N-S方程,模拟了返回舱三维高超声速流场,M_∞=7.35,Re_∞=7.5×10 ̄5,α=10°、20°。给出了详细的绕流结构,不同攻角、不同子午面上的物面压力分布与Moseley和wells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通过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攻角下,倒锥体上低压区压力的计算精度,对力矩系数及压心位置仍有明显的影响。
1994, 26(5): 513-520.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76
平片激振对分离剪切层的影响
徐诚
实验研究了从前缘加入周期性扰动,对一个楔形体模型形成的含回流的分离剪切层影响问题,实验雷诺数Re_c=6.67×10 ̄5.揭示了含回流的分离剪切层在未激振与激振状态下峰值中心频率的演化特征;探讨了分离剪切层局部响应频率与激振基本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激振作用改变了分离剪切层峰值中心频率向下游的演化过程,增加了湍流脉动强度和湍流混合,加快了分离剪切层增长,致使剪切层中心线下弯,从而分离剪切层再附或分离泡缩短。
1994, 26(5): 521-529.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77
一种新的区域分离法
王斌, 季仲贞, 曾庆存
本文在特征方向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区域分离法,它适于在全球或半球区域的正压“浅水”模式上实现。该方法有三个优点:第一,在分离区域的交界处的边条件不需要专门处理,可以自然吻合,这是其他区域分离法所难以达到的;第二,该方法利用地球经向为自然周期边界的特点,可以将时间步长在极区附近增大数倍,从而节省大量计算时间;第三,该方法虽然有两个分裂区域,但主体计算仍在整个大区域内进行,只是计算结果的具体处理不同而已,这样的计算十分灵活方便。
1994, 26(5): 530-535.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78
奇怪吸引子分片机理的讨论
刘曾荣, 赵鸿
用已经提出的二维平面映射的奇怪吸引子结构讨论了这类平面映射的奇怪吸引子分片的机理,给出了有关判据。以Henon吸引子为例说明了这种机理的合理性.
1994, 26(5): 535-540.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79
含微裂纹和椭球颗粒介质的强度及本构关系
李文方, 杜善义
针对含随机分布微裂纹及椭球颗粒的复合材料,通过考虑椭球颗粒内的本征应变及其与微裂纹的相互作用,利用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微裂纹损伤对材料有效模量和强度的影响,推导了复合材料的细观应力场及本构关系,并导出了材料破坏的临界条件.
1994, 26(5): 541-550.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0
两种正交异性材料界面上裂纹冲击后的动态响应
宋兆滨, 姚玲, 程靳
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正交异性材料界面半无限长裂纹,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弹塑性响应。通过积分变换,Wiener-Hopf方法和Cagniard-deHoop反演围通技术,求得一般解析解,获得了该裂纹的动应力强度因子;通过采用Dugdale模型,建立了裂纹尖端塑性区延伸速度与裂纹扩展速度的关系,以及动态COD与裂纹扩展速度的关系。
1994, 26(5): 551-558.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1
相关激励下的统计能量分析法(SEA)研究
刘明治
目前相关激励下的统计能量关系实质是在比例相关或互谱密度为实数的相关激励下获得的,从分析普通相关激励下的功率流入手、给出相关激励下保守耦合系统及非保守耦合系统统计能量关系的普遍形式,实例表明:文中的分析和结论是正确的。
1994, 26(5): 559-569.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2
非对称的非局部塑性理论
高键, 陈至达
从非局部连续场论出发,假定形变与局部转动均属微小,当存在体力矩出现非对称应力场时,设对称应力的能量函数和非对称应力的能量函数可以独立计算。基于热力学原理和屈服面的概念,建立了一种新的非对称-非局部弹塑性力学理论。
1994, 26(5): 570-582.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3
半无限弹性空间域内点加振格林函数的计算
林皋, 李炳奇, 申爱国
本文给出了满足全部自由面边界条件的半无限弹性空间域内点加振的Green函数,利用变形的Hankel函数,在复数域内进行无限积分的有限化,从而使Green函数的计算变得比较简单和方便。
1994, 26(5): 583-592.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4
一种建立多体系统计算模型的新方法
齐朝晖, 唐立民, 陆佑方
本文根据约束的数学力学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体系统建模方法。同传统的缩并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数值稳定性和较高的计算效率。
1994, 26(5): 593-598.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5
一种新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及其应用
芮嘉白, 金观昌, 徐秉业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十字搜索法。采用该方法将大大缩短计算时间,从而使数字散斑相关在微机上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还从概率与统计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这个计算公式可以提高计算精度。文中还讨论了高精度测量的一些技术问题。初步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快速、高精度的位移、应变测试方法。
1994, 26(5): 599-607.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6
旋转流体斜压波三维温度结构实验研究
魏岗, 仲孝恭, 谭伯彦, 彭开胜
实验研究了负径向温度梯度下转坏系统中斜压流体的对流运动,获得了该系统中旋转流体斜压波的一般特征,通过对斜压波温度场多层次细网格测量,得到了斜压波三维温度结构和表面波状急流的温度分布,并就波-波转换的不稳定性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1994, 26(5): 608-615.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7
PLIF技术测量浓度场及其二维数字校正
黄真理, 李玉梁, 余常昭
推导了PLIF技术测量浓度场时液地内荧光强度的分布,提出了PLIF技术的二维数字校正方程和校正方法来消除激光片光的高斯分布和沿光程衰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圆形紊动射流的浓度场进行了测量和校正.此外,还将测量结果与前人的半经验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1994, 26(5): 616-624.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8
纵向涡对近壁湍流结构的影响
王家禄, 张兆顺, 曾兴
在封闭水槽中用氢气泡方法观察了纵向涡对近壁湍流结构的影响,涡的下洗侧出现了展向距离较宽、流动较稳定的快斑区,流向速度快;涡的上洗侧出现了含有慢斑的区域,流动结构复杂,流向速度慢,纵向涡使下洗侧速度较快的流体流向壁面,使上洗侧速度较慢的流体远离壁面。
1994, 26(5): 625-630.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89
抽吸和压力梯度在层流边界层转捩过程中的作用
赵耕夫
用空间模式的二次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抽吸和压力梯度对边界层三维亚谐扰动流动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固体边界上的抽吸有明显的层流控制作用,逆压梯度则有较强的不稳定作用.
1994, 26(5): 631-635.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90
关于复合材料弹塑性的一个理论描述
南策文
根据格林函数理论和微扰方法,提出了描述复合材料弹塑性(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行为的简单理论.对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解。SiC/Al复合材料的计算实例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是相符合的.
1994, 26(5): 636-640. doi: 10.6052/0459-1879-1994-5-19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