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22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平头物体三维带空泡入水的数值模拟
陈学农, 何友声
本文用时间步进法和边界积分方程方法数值求解平头物体的垂直及斜向入水过程,这是一个在非线性自由面条件下,物体与流体有耦合作用,三维、非定常、理想不可压流体的运动问题,自由面用Lagrangian参数描述,物面用固结在物体上的Eulerian坐标描述,数值计算上提出了物面动力学条件(流-固耦合运动方程)和自由面动力学条件的二阶精度的时间差分隐格式,最后给出若干入水情况的详细计算结果。
1990, 22(2): 129-138.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3
二流体系统中界面孤立波的分裂
朱勇, 戴世强
本文讨论了二流体系统界面上内孤立波的分裂,发现上下层流体密度比对分裂成两个内孤立波的条件没有影响,此时只要孤立波从较深的流体运动到较浅的流体就会发生分裂,但分裂成二个以上孤立波的条件受密度比和上游上下层流体厚度比的影响。
1990, 22(2): 139-145.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4
离轴受限圆射流的三维湍流流场分析
朱芙英, 詹焕青, 陈丽芳, 吴承康
利用原始变量,交叉网格的方法,以及采用κ-ε湍流模型,计算了离轴受限射流三维湍流流场,计算结果与用LDV测量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是满意的。计算结果提供了这样一个复杂的三维流场的清晰图象,为研究具有离轴射流的预燃室的稳燃机理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对计算结果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后,指出这样一个流场的重要三维特征是在θ方向梳线有大角度的扭曲。
1990, 22(2): 146-153.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5
煤在瓦斯一维渗流作用下的初次破坏
丁晓良, 丁雁生, 俞善炳
作者观察了煤在瓦斯一维渗流作用下的初次破坏,发现破坏煤体呈球冠状;临界破坏瓦斯超压取决于卸载条件,煤型的强度、半径和长度,以及煤型所受的侧压,但与瓦斯吸附特性无关。对实验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煤体的破坏属于拉伸破坏;卸载速率的增高,侧向围压的减小与煤型几何半径的增大将使得煤体在瓦斯渗流作用下更易于破坏。
1990, 22(2): 154-162.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6
夹层板的复变边界元解法
顾镭, 黄茂光
本文用全纯函数表示微分方程△f(x,y)-λ(~2)f(x,y)=0的一般解,粮据全纯函数的Bekya积分表示法,建立了复数域内的边界积分方程并针对各种边界条件下Reissner型夹层板、Hoff型夹层板进行了数值求解。
1990, 22(2): 163-170.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7
复正交矩阵区对角化条件及其对相变问题的应用
朱如曾, 孙祉伟, 揭草仙
本文给出(2n×2n)复正交矩阵正交相似于(2×2)正交矩阵直接和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实际例子,并讨论它对二维Ising模型相变问题的应用。
1990, 22(2): 171-175.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8
用Green函数求解扁球壳受环状线载和线偶作用的问题
王良国, 刘勇
本文从复变量形式的扁壳基本方程出发,通过建立复Green函数导出了在环状线载和线偶作用下扁球壳的位移和内力分布,通过积分可以求得轴对称的表面受变化分布载荷情况的解答,本文方法还可求得圆饭、圆柱壳等问题的解答,而且适用于各种轴对称边界条件。
1990, 22(2): 176-184.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29
关于经典非完整力学
郭仲衡, 高普云
对一阶非线性非完整系统,本文证明了,d-δ运算是可交换的,并且不必附加条件推导出运动方程,这个运动方程和“Vacco动力学”方程一致。
1990, 22(2): 185-190.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0
二维混合层中不稳定波的共振干涉和涡的卷并
钮珍南, 诸乾康, 俞达成, 颜大椿, 肖昌润, 冯道堆
本文对二维混合层中不稳定波的非线性增长和共振干涉过程进行研究,并分析它们与涡对卷并和湍流化过程的关系
1990, 22(2): 191-194.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1
非惯性坐标系中的边界层方程
孙茂, 吴礼义
本文用匹配渐近展开法导出二维翼型在非惯性坐标系中的一阶和二阶边界层方程,消去压强项后,一阶边界层方程与经典边界层方稃相同;惯性力的作用在二阶边界层中才出现。
1990, 22(2): 195-199.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2
一种大变形曲壳单元
张义同, 杨海元, 张敬宇
本文用壳中面节点的位移矢量和节点处壳中面单位法线矢量的矢端位移矢量构造了一种大变形曲壳单元,它是大变形曲壳单元的一般形式,能包括已有的大变形曲壳单元,且公式最简单,计算中采用的载荷增量或位移增量可以很大。
1990, 22(2): 200-205.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3
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渐近解法
戴德成, 陈建彪
本文推广文[1]中方法于求解广泛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导出了适于近似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简便公式。作为例子研究了修正的Vander Pol振子,最后给出数字Poincaré映射结果,从近似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方面证明了本文求得的方法的有效性。
1990, 22(2): 206-212.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4
广义双剪应力准则角隅模型
俞茂鋐, 刘凤羽
本文将广义双剪应力准则变换为π平面和静水应力轴的柱坐标方程,然后将其角隅光滑化,得到了新的光滑、外凸的广义双剪应力准则角隅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作为光滑化Mohr-Coulomb理论提出的各种角隅模型,实际上并不是光滑化的Mohr-Coulomb理论,而是光滑化的广义双剪应力理论。
1990, 22(2): 213-216.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5
粘弹性基支粘弹板轴对称问题的动力响应
杨挺青, 杨正文
本文讨论粘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粘弹性圆板受轴对称载荷时的动力响应,将问题化为在Laplace变换空间中的第一类Fr积分方程,通过数值解和进行数值逆变换求得问题的解答。
1990, 22(2): 217-222.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6
用伪应力函数法求解幂硬化材料柱体的扭转问题
王子昆, 庄蔚
本文引用伪应力函数使得幂硬化材料的任意形状等截面柱体和变直径圆截面柱体扭转问题的定解方程具有弹性柱体扭转问题的相应形式,从而可用类似于求解弹性柱体扭转的方法或直接利用已知的弹性解答求解对应的幂硬化材料柱体的扭转问题,本文用这种方法求得了幂硬化材料椭圆截面柱体及含球形空腔的圆轴扭转问题的解析解。
1990, 22(2): 223-228.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7
理想塑性介质中平面应力 静止裂纹的尖端弹塑性场
章梓茂, 马兴瑞, 高玉臣
本文详细分析了理想塑性介质中平面应力I型静止裂纹的尖端弹塑性场,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应力场内可以不包含应力间断线,但含有弹性区,作为这个一般解的特殊情况,当弹性区被两侧的塑性区挤压消失而尖端场成为满塑性区时,便得到Hutchinson(1968)给出的解,此外,文中还给出了另一种均匀应力区位于裂纹前方的解,这是[1]未曾得到的。
1990, 22(2): 229-235.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8
扁壳在任意法向载荷下的极限分析
沈伟琴, 陈铁云
本文利用对偶变分原理,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导得扁壳在任意法向载荷下的极限计算变分公式,通过把扁壳划分为有限元和叠代的方法获得极限载荷的近似值,通过算例显示了这种新的变分方法是解决扁壳极限分析的有效方法,可以用来对飞行器、船舶、防护罩等结构进行极限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990, 22(2): 236-240.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39
样条积分方程法分析弹塑性板弯曲
王有成, 吴建国
基于形变理论和Mises准则本文用虚载法分别导出Reissner型和Kirchhoff型板弹塑性弯曲方程,对它们间在多边形简支和轴对称弯曲下的相通性给出论证,并用弹性板样条积分方程法来求解,对诸如塑性域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各点的弹塑性内力和位移等即使在稀疏剖分下也能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1990, 22(2): 241-245.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40
轴对称载荷下正交异性圆环壳的一般解
郑思梁, 孙镇华, 汪勇
本文导出了在Kirchhoff假设下受轴对称载荷时、材料正交异性的圆环壳的复变量方程,给出了该方程的一般解,该解可用于α=a/R<1,其中a为环壳截面的半径,R为环壳的总体半径,文中并举例说明其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解是很有效的。
1990, 22(2): 246-251.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41
论一般边界条件下的能量释放公式
刘大安
本文讨论了一般边界条件下裂缝扩展的能量释放,指出了此时运用力势概念所能导致的错误。然后,不加任何附加假设从整体进行能量积分,成功地直接严格证明了Sih与Liebowitz建议公式和Griffith公式,从而证明了Eftis在文[2]中否认Griffith公式而重新回到Griffith 1921年公式是错误的,也说明了文[3—5]等在推导中所采用的不十分严格的附加处理是不必要的。
1990, 22(2): 252-256. doi: 10.6052/0459-1879-1990-2-199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