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5年  第17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平面激波绕45°山峰后的马赫效应
黄文生 刘可器 胡永生 李之年
本文通过激波管二维光测模型实验和采用三角形网格的FLIC方法进行数值计算两种手段,针对一平面激波S绕45°山峰后与地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从规则反射RR到马赫反射MR转换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RR→MR转换临界点L_k随入射激波马赫数Ma_i以及激波入射角ω_i、反射角ω_r,随距离L~*变化的规律。文中考虑了不同Ma_i的影响,并将二维光测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同现有的理论结果做了比较。
1985, 17(3): 193-200.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29
简化Navier-Stokes方程组(SNSE)的几个精确解
高智
对不可压二维驻点流、三维驻点流和旋转圆盘附近的流动等三种流动情况,本文给出简化Navier-Stokes方程组(SNSE)及其精确解。表明:文献[1]理论的SNSE的精确解,在三种流动情况下均与完全Navier-Stokes方程组(NSE)的精确解完全一致;文献[3]SNSE的精确解的速度解与完全NSE精确解的速度解一致,但压力解在三种流动情况下均与完全NSE精确解的压力解不同。文献[3]SNSE精确解给出的压力分布相对与完全NSE精确解给出的压力分布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0%。
1985, 17(3): 201-210.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0
非线性Rossby波
黄思训 吕荣庆
本文讨论非线性Rossby波,从数学上阐明这类波产生的原理与条件,并且得到了解析解的表达式,最后对这类波进行分析与讨论。
1985, 17(3): 211-219.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1
托卡马克中凯尔文-亥姆霍尔茨不稳定性与密度分布及速度分布的关系
唐福林
近年来,在托卡马克装置实验中观察到等离子体环的密度及环向速度沿半径都有变化。当反平行中性束注入时,密度分布对应空洞型温度(即中心温度低而外侧高),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变坏。本文对密变分布和速度分布对等离子体环的凯尔文-亥姆霍尔茨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得出,在托卡马克实验参数范围内,密度沿半径的分布会使凯尔文-亥姆霍尔茨稳定性变坏,从而为反平行注入对等离子体约束有明显破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1985, 17(3): 220-228.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2
具有反向捕获磁场的θ收缩等离子体的磁流体力学平衡
李国炳
研究了场反向位形的二维磁流体力学平衡问题。利用保角变换法求得了等离子体自由界面的解析表达式。作为例子计算了一些等离子体横截面的形状。用渐近分析法对实际上感兴趣的极限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以确定等离子体截面的变化趋势。指出,只有纵向反捕获场通量小于主压缩场通量的1/8,等离子体宽度小于放电线圈半径的1/2时,平衡位形才存在。
1985, 17(3): 229-236.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3
血管的位移波——脉象新释
吴望一 袁凡
本文根据赵润屋的超声波实验结果提出血管的整体忙位移是脉象的新的科学解释。假设挠动脉切脉处的血管是一个在非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弹性简支梁,文章导出了位移函数的分折表达式及力学和生理参数对位移波的影响,并将它和压力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位移波和压力波具有相似的波形,但具体数值不同。
1985, 17(3): 237-242.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4
带有任意条共线裂纹的无穷大板问题
王良国 林晓
本文运用Westergaard方法和弹性体位移单值条件,提出了无穷大板内含任意条不等长共线裂纹的应力函数及K_I因子的统一表达式,着重讨论了无穷远处均匀受力、裂纹面上受集中力和分布力这三种加载方式的问题,通过例题还取得了一些精确解和数值解。
1985, 17(3): 243-252.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5
金属和复合材料加筋板壳承载能力的计算
王震鸣 梅海
本文探讨有缺陷的金属和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的面板在局部屈曲前后的有效刚度问题,给出了金属和复合材料的加筋平板和圆柱曲板在外载作用下面板先发生局部屈曲或局部屈曲载荷与整体屈曲载荷相近时承载能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1985, 17(3): 253-258.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6
带有单内裂纹的任意形横截面柱体的Saint-Venant扭转问题
盖秉政
本文用复变函数方法讨论了带有单裂纹的任意形横截面柱体的Saint-Venant 扭转问题,提出了解析求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及相应的解析算式。
1985, 17(3): 259-265.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7
非线性力学中一种新的渐近方法
徐兆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渐近方法,它与K6M法不同,本方法可用于研究具有强非线性的系统。
1985, 17(3): 266-271.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8
后柱横向振动串列双圆柱尾迹特性
呼和敖德 辰野正和 種子田定俊
本文采用电化学显示方法和热线技术就雷诺数为10~2—10~3,后柱横向振动串列双圓柱尾迹和涡街进行了研究。双柱间距为1.5≤s/d≤10,后柱振动振幅为0.1d和0.3d。首先,本文得到了低雷诺数情况下,串列双圆柱绕流旋涡脱落频率随柱间距和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流谱分析,对于出现频率间断现象给予了说明。其次,本文着重研究了振动情况下尾迹特性。当后柱以静止双柱涡脱落频率强迫振动,涡脱落和柱振动之间将发生联锁反应。本文实验揭示了联锁区奇特的涡街流谱——二次涡、涡的聚集和涡街伸长。
1985, 17(3): 272-277.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39
尖角地形对于异重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贾复 吴乃华 张伯寅
异重流是一种流体在另一种流体中由于其间的重度差所引起的流动。流体比重差异可由种种原因造成,因而异重流也广泛地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中。海陆风、沙暴、冷却水中及河口处由于水体温盐特性不同或含泥沙不同均可造成异重流。Simpson(1982)对于异重流的各种表现及研究现状给予了很好的总结。
1985, 17(3): 278-281.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40
平面定常位势流动中激波位置的确定
管楚洤
用特征线坐标去描述无粘、可压缩气体的流动是一个常用的方法,例如在Courant和Friedrichs和Whitham的书中都可以找到。在一维不定常流动的初值问题或平面定常流动的边值问题中,对一般情况,往往由于特征线的会聚而给出多值覆盖的区域,物理上要求嵌入一个间断(作为激波的无粘模型),以保持单值解。
1985, 17(3): 282-286.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41
关于轴对称薄圆环壳方程级数解的收敛性
王慎行
轴对称薄圆环壳齐次方程的复量形式为:式中所用符号,其意义与文献[1]中相同。设则式(1)可写为式(3)是一个具有奇点的富克斯型方程。文献[1]对于环壳的五种情况给出了在每个有意义奇点上展开的级数解,并研究了它们的收敛性。本文的目的则是证明在某些情况下的级数解,在环壳的全域上都是收敛的。
1985, 17(3): 287-292. doi: 10.6052/0459-1879-1985-3-198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