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3年  第19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代数本征值的Collatz包含定理的推广
胡海昌
本文利用矩阵的非负分解,建立了广义本征值问题的两个包含定理,它们是标准本征值问题中的Collatz包含定理的推广,文中还讨论了基本包含定理的迭代解法。
1983, 19(5): 429-433.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58
轴流压气机叶片堵塞颤振的数值预测
唐智明 周盛
在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实际运行中,中间级和后面级叶片所发生的低负攻角堵塞颤振主要是弯曲振型。但现有文献只研究了扭转振型的叶片堵塞颤振。本文采用前一阶段发展的有限差分方法,预测到在高亚音进口Mach数、低负攻角条件下,跨音振荡叶栅弯曲振型堵塞颤振的发作。此外,还研究了一些几何参数及气动参数对于跨音叶栅弯曲振荡稳定性的影响。初步数值结果表明,激波的存在对跨音叶栅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著的。
1983, 19(5): 434-443.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59
相对论激波的稳定性
是长春
本文根据朗道和栗弗席兹给激波稳定性(进化)下的定义,讨论了狭义相对论激波的稳定性,证明了在沿波阵面法向的一维小扰动情况下,当且仅当波前为超声速(M_1>1)而波后为亚声速(M_2<1)时,激波是稳定的。对于包含切向扰动在内的二维扰动,则即使已满足M_1>1,M_2<1的条件,仍存在某种频率和波矢量范围的扰动,使激波不稳定。因此,激波对于二、三维扰动是不稳定的。小扰动波是入射还是离散若分别用相速度及群速度来定义它们,所得出的稳定的频率和波矢量范围是不同的。作为两种特例,本文还具体讨论了极端相对论及非相对论两种激波的稳定性,后者的结果与文献[6]的结果同。
1983, 19(5): 444-455.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0
平面强爆震波对静止二维薄翼的绕射
庄峰青
本文研究平面强爆震波对静止的零攻角二维对称薄翼的绕射问题,并求得解析解。这个解是以前激波绕射问题Ting和Ludloff解在强爆震波情况的推广。作为例子,文中计算了强爆震波绕薄楔时的等压线。
1983, 19(5): 456-462.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1
约束阻尼系统的稳定性定理
王照林 黄士涛
本文在理论和大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力学系统提出了大系统加权V函数方法。并且应用这个方法证明了约束阻尼力学系统的稳定性定理。从而,把在卫星姿态动力学中用到的Kelvin-Tait-定理和Mingori定理等作了一定的推广。本文所分析得到的结果对于非线性力学系统也是正确的。
1983, 19(5): 463-468.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2
具有粘滞阻尼与非线性结构阻尼的四边固支板的振动响应
缪经良 欧阳怡
本文以正则化的完全满足四边固支板边条件的广义傅立叶坐标基f_i(x,y)为基函数,将各阶振型展成广义傅立叶级数,求解了四边固支板在无阻尼情况下的自由振动。以后,以应力应变滞后一位相v的非线性结构阻尼模型,建立了粘滞阻尼和结构阻尼共同影响下的振动微分方程,求得了它的自由振动解,正弦响应和随机响应。已编制程序,对长短比为a/b=2的板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低阶频率和振型收敛较快,较高阶频率则要取足够的项数,方能有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
1983, 19(5): 469-479.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3
正交各向异性的多层、夹层和加筋扁壳的弯曲、稳定和振动
王震鸣 戴涪陵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探讨了四边简支的正交各向异性的多层、夹层和加筋的矩形扁壳,在考虑沿壳厚方向剪切变形时的应力、变形、稳定和固有振动频率的分析和计算问题。给出了复合材料扁壳(1)在薄膜力N_x~0,N_y~0,N_(xy)~0作用下临界载荷的算式;(2)在各种外载荷q_x,q_y,m_x,m_y,q_z作用下应力和变形的算式;(3)在初始薄膜力作用下,考虑惯量,Q和I时固有振动频率的算式。根据这些算式编成计算程序,即可计算在给定参数下所需的结果,也可变化参数以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本文采用u_0,v_0,γ_x,γ_y和w作为广义位移,所得算式适用于各种剪切刚度的情况。对于经典理论的情况,也给出了相应的算式。
1983, 19(5): 480-492.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4
用升降法确定临界值的精确估计式
余荣镇
本文提出了“升降法”试验数据处理的“归一化”定义,通过定义建立了平均值和方差估计的定理,使得普遍承认和广泛采用的Dixon-Mood近似估计式得以精确化。
1983, 19(5): 493-499.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5
理想刚-塑性动力分析中的间断性质
黄筑平
本文讨沦了理想刚-塑性体动力分析中在刚-塑性交界面上的间断性质。指出在交界面上的面力是连续的。而当界面相对于物体质点运动时,其速度和应变也是连续的。此外,当界面的运动方向是由塑性区向刚性区扩展时,界面上的应变率也将保持连续并等于零。本文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不忽略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梁、板、壳结构。作为例子,本文最后还具体地讨论了Timoshenko梁中广义应力和广义速度的间断条件。
1983, 19(5): 500-508.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6
受轴向冲击的圆柱壳塑性动力屈曲实验研究
王仁 韩铭宝 黄筑平 杨青春
本文利用铝合金三种不同厚度的圆柱壳,将壳体固定在刚性靶上,受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对壳体塑性动力屈曲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除了通常文献中提到的开始屈曲的临界速度V_(c1)外,还有一个使壳体发生较大破坏的C_(c2)。文章讨论了速度对屈曲特性的影响,并给出V_(c1)、V_(c2)的近似估算式。
1983, 19(5): 509-514.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7
用直接散斑法对平面应力问题进行全场应变分布测定的实验与分析
屠美容
本文通过直接散斑法和云纹法测定带小孔薄板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应变分布,分析了激光散斑法和云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讨论了直接记录的散斑底片和照相记录的散斑底片各自在频率响应上所呈现出的差别,利用空间频率概念作为定量刻划散斑法和云纹法在测量应变时的灵敏度的共同标准。实验中所测应变范围较大,包括完全弹性应变、局部屈服应变以及卸载后的残余应变。得到的均是全场分布信息,实验值与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1983, 19(5): 515-521.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8
最小二乘配点法解薄板几何非线性弯曲问题
陈子棨 徐次达
用最小二乘配点法分析薄板弯曲问题,国内于1978年首先由徐次达、施德芳用幂级数作为挠度试函数进行了解算.1979年何广乾、张维岳成功地以最小二乘边界配点法解算了壳体的线性弯曲问题.本文系用最小二乘内部配点法解算薄板几何非线性弯曲问题,所用挠度试函数为双三角级数,以边界可动简支方形柔韧板为例进行计算,在解非线性方程组时采用Levenberg-Marguardt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克服方程组的奇异性和病态.计算结果与Levy的成果进行了比较.
1983, 19(5): 522-526.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69
应用激光散斑技术研究稳定扩展过程中的裂纹张开位移
何世平 伍小平
本文应用激光散斑照相放大技术和夹层散斑技术,测量了稳定扩展过程中的裂端张开位移和裂端前方纵向应变的变化,并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 1.实验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实验采用了散斑照相放大光路,放大10倍,并用夹层散斑法记录散斑场.试件有两种,一种是0.2毫米厚的铝箔试件(E=8500kg/mm~2,σ_(0.2)=14.2kg/mm~2,σ_b=15.4kg/mm~2),双边裂纹,尺寸见图1.两条裂纹长短不等,测量长裂纹裂端的变形.为了观察远场应变随裂纹缓慢扩展的变化,在试件上贴了一个2×3毫米的应变片,实验中用应变仪进行测量.第二种试件是0.1毫米厚的紫铜箔试件,单边裂纹,尺寸见图2.
1983, 19(5): 527-530. doi: 10.6052/0459-1879-1983-5-198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