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第2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论文
N-S方程在非结构网格下的求解
曾扬兵, 沈孟育, 王保国, 刘秋生
在Roe的矢通量差分分裂的基础上,吸收了NND格式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非结构网格下求解Euler方程和N-S方程的高分辨率高精度迎风格式.这种格式具有捕捉强激波和滑移线的良好性能.在时间方向上采用了显式和隐式两种解法.文中还给出了自适应技术.最后,成功地完成了GAMM超音速前台阶绕流、二维平板无粘激波反射、三维Hobson叶栅流动、VKI叶栅流动、C3X叶栅流动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1996, 28(6): 641-650.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3
软铁磁薄板磁弹性屈曲的理论模型
周又和, 郑晓静
铁磁弹性薄板的磁弹性屈曲问题一直作为电磁——弹性力学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模型进行研究,而作用在其磁介质上的磁力计算则是定量理论预测准确与否的关键.到目前为止,文献上已有的理论模型对悬臂铁磁梁式悬臂板在横向磁场中磁弹性屈曲的理论预测值始终高于实验值,有的甚至相差100%左右.本文基于电磁力计算的微观安培电流模型,严格给出了软铁磁薄板等效横向磁力的宏观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力学相互耦合作用的非线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能描述铁磁薄板结构在非均匀横向磁场环境中的磁弹性失稳(或屈曲).其定量分析采用了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数值结果显示:本模型给出的磁弹性屈曲的临界磁场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与此同时,文中还对文献中认为较成功的Moon-Pao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了分析.定量结果发现:Moon-Pao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仅在梁式板的长厚比L/h比较大时(约在200左右),是可以接受的,而当L/h较小时,该假设将导致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较大误差.L/h比值越小,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越大
1996, 28(6): 651-660.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4
含偏置裂纹三点弯曲梁的动态断裂行为研究
姚学锋, 熊春阳, 方竞
采用动态焦散线方法,对含偏置裂纹三点弯曲梁承受横向冲击的弯曲断裂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动态断裂力学实验研究,分析了无量纲量a/l的改变(a——初始裂纹偏离梁中心线的距离;l——梁长度的一半)对于裂纹动态扩展行为(裂纹起始状态、裂纹尖端的复合应力强度因子、裂纹扩展速度、裂纹扩展轨迹)的影响,并借助动态光弹性应力分析,对应力波与扩展裂纹的相互作用以及应力波传播规律进行探讨.给出了裂纹尖端复合应力强度因子、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裂纹曲裂轨迹以及方向与梁中应力波传播的相互关系
1996, 28(6): 661-669.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5
层状弹性半空间非轴对称动力问题的奇异解
孟凡顺, 邓子辰
在柱坐标系下,利用关于方位角的Fourier变换及关于径向的Hankel变换,将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组转化为非齐次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组的标准形式.采用求解微分方程组的矩阵法,建立了介质层的传递矩阵.由层间完全接触条件,导出了在任意埋藏源作用下层状弹性半空间频域奇异解,时域奇异解可通过关于频率的Fourier积分得到.该方法可应用到固体、流体层的情况
1996, 28(6): 670-681.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6
含凹坑缺陷圆柱壳的数值极限分析
刘应华, 岑章志, 徐秉业
使用文[1]提出的三维结构塑性极限分析的一般计算方法,我们对含凹坑缺陷的圆柱壳进行了数值极限分析.对凹坑和筒体各种组合的几何参数,本文给出了筒壳极限压力的上限.计算结果与现有的理论、实验和数值解进行了比较.本文调查和评估了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凹坑对筒壳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对应于不同凹坑尺寸的筒壳两种典型的破坏模式.根据以上数值结果,本文采用几何参数G来反映凹坑各参数对筒壳极限压力的综合影响,并给出了估计带凹坑筒体极限压力的拟合公式.本文结果对含凹坑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996, 28(6): 682-691.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7
智能板振动控制的分布压电单元法
孙东昌, 王大钧
提出了一个用于振动控制的分布压电单元法,该方法中采用将分布压电传感器和致动器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单元的方法,来设计压电模态传感器与压电模态致动器.压电模态传感器所观测的模态坐标和模态速度,可从各传感单元的输出电荷及电流中提取出来;而压电模态致动器则通过调制施加于其上的电压的空间分布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对智能板进行了模态控制
1996, 28(6): 692-699.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8
密频系统的反馈控制
孙涛, 林嗣廉, 徐博侯
研究了如何将结构重频系统设计中的反馈控制律用到含有密频子结构的系统上去,主要解决了如何估计将重频系统控制律用到相应的密频系统对闭环系统的(指数)衰减律的影响,原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少量变化后的新系统以及原系统是不可控的密频系统的情形.理论和数值算例表明,只要对重频系统设计的反馈律作正确的坐标变换,应用到上述三种情形时,其闭环系统的衰减律的误差只有相应频率分散度的一阶小量
1996, 28(6): 700-706.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89
一类结构的(n-3)重根及其非退化性
任革学, 郑兆昌
基于陀螺模态综合法,从总装阵的块式结构出发,构造性地证明了具有n片桨叶的旋翼型结构陀螺特征值问题存在一系列的(n-3)重特征根,得到了对应的(n-3)个完备的振型.结论进而推广到有阻尼的旋翼型结构.继续研究证明过程表明:结论适用于更广泛的一类具有重复子结构的结构系统,结果表明这类结构几何上的重复性或对称性导致的重根不会引入退化性.不同类型的算例验证了所得到的解析结果.本文还试图说明动力子结构法的定性性质保持特性是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1996, 28(6): 707-716.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0
树形多体系统动力学的隐式数值算法
王琪, 黄克累, 陆启韶
研究了树形多体系统动力学的隐式算法.用矩阵形式给出了多体系统的正则方程及其右端函数的Jacobi矩阵,并给出该矩阵的分块算法和对角隐式Runge-Kuta法(DIRKM)以及隐式辛Runge-Kuta法(ISRKM).该算法便于编程计算,能提高计算效率,保持长期计算的稳定性.并用算例说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1996, 28(6): 717-725.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1
用子波变换提取壁湍流猝发周期
汪健生, 舒玮
应用子波分析方法分析了三丝热线探头所测得的平板湍流边界层数据,提出了搜寻相干结构的新方法,并由此确定出相干结构的时间尺度.与条件采样方法比较后发现,子波分析确定的相干结构的平均时间尺度与由条件采样确定的平均时间尺度相一致.此外,子波方法由于没有任何经验门限数据,完全是由客观的准则唯一确定,因而排除了条件采样中的主观任意性,很可能是辨识相干结构的最好方法
1996, 28(6): 726-729.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2
跨音速大迎角绕流的Euler方程数值模拟
鄂秦, 杨国伟, 李杰
采用保角变换与代数方法相结合,生成全场统一的贴体、正交O-H型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Euler方程,模拟具有歼击机外形的全机及翼身组合体大迎角跨音速绕流.计算表明,法向力系数、气动中心位置及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1996, 28(6): 730-735.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3
三角翼大迎角不可压粘流的数值模拟
朱自强, 贾剑波
研究了人工压缩法拟压缩性系数β的选取,采用函数形式的β有效地加速了收敛过程.采用求解不可压N-S方程,对三角翼大迎角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吻合很好的结果.分析和讨论了大迎角旋涡流动的复杂物理现象
1996, 28(6): 736-740.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4
CML模型的时空混沌
刘兆存
提出了一类新的耦合映射格点(CML)模型.数值实验表明这类新的CML模型对于强弱耦合系统均能有效研究其时空复杂性,揭示了非线性、耗散、色散相互作用的非常丰富的时空Patern行为
1996, 28(6): 741-744.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5
拉-扭复合加载下不锈钢的弹塑性本构关系——Ⅱ.理论
赵社戌, 匡震邦
提出应力是塑性应变空间内蕴几何学参数的泛函.一般情况下,塑性应变空间是非欧几何空间,而其度量张量是塑性应变和其历史的函数,但在初始各向同性和不可压的情况下可取成欧氏空间.本文在Ilyushin理论,和Valani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拉-扭复合加载下的εp1-εp3空间中新的积分型弹塑性本构关系,所建理论预测的结果和实验[1]相当一致,表明理论是合理的
1996, 28(6): 745-750.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6
超弹性材料中的球形空穴分叉
尚新春, 程昌钧
首先给出了超弹性材料球形空穴分叉问题的数学提法;其次给出了修正Blatz-Ko材料球形空穴分叉问题的两个新的精确解,并计算了空穴生成时,空穴附近的应力集中因子和应力间断,最后数值计算了空穴分支解
1996, 28(6): 751-755.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7
弹性基础无限大板对移动荷载的响应
孙璐, 邓学钧
用积分变换方法研究了无限大板在移运的任意点源荷载作用下的一般解.发现对于运动的平稳随机荷载,板的动力响应为非平稳随机过程
1996, 28(6): 756-760. doi: 10.6052/0459-1879-1996-6-19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