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第2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用RNG K-E模式数值模拟180°弯道内的湍流分离流动
王少平, 曾扬兵, 沈孟育, 中峰, 徐忠
将Yakhot与Orszag新近提出的RNGK-ε湍流模式推广应用于180°强曲率弯道内的湍流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在任意曲线坐标下进行,并采用速度协变分量作为求解变量以保证计算的高度稳定性,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通常的控制容积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数值计算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NGK-ε湍流模式能有效地模拟有强曲率影响的湍流分离流动,展示了这一模式在工程湍流计算中的前景
1996, 28(3): 257-263.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29
高阶紧致格式求解二维粘性不可压缩复杂流场
修东滨, 任安禄
提出了一种求解二维不可压缩复杂流场的高精度算法.控制方程为原始变量、压力Poisson方程提法.在任意曲线坐标下,采用四阶紧致格式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时间推进采用交替方向隐式(ADI)格式,在非交错网格上用松弛法求解压力Poisson方程.对于复杂的流场,采用了区域分解方法,并在每一时间步对各子域实施松弛迭代使之能精确地反映非定常流场.利用该算法计算了二维受驱空腔流动,弯管流动和垂直平板的突然起动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吻合良好.对于平板起动流动,成功地模拟了流场中旋涡的生成以及Karman涡街的形成
1996, 28(3): 264-269.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0
缓变主流中三维气泡的非线性振动
鲁传敬
空化现象和水下噪声机制与液体中气泡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在无粘势流的假定下,采用多参数摄动分析,研究了缓变主流中三维气泡的非线性体积模态振动.推导了关于缓变泡形展开的各阶扰动方程,获得了一阶振动的演化方程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解析解;并采用高阶有限元离散的边界积分方程方法,对平面固壁和自由面附近三维气泡的固有频率进行了数值计算
1996, 28(3): 270-280.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1
波作用量守恒原理在波流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王涛, 李家春
波和流相遇后,经过相互作用产生稳定的波流场.基于波作用量守恒原理,本文提出了解决Stokes波与指数剖面流同向或反向相遇过程中波传播特性改变问题的五阶理论,给出了这种相互作用前后波参数间的关系和相应流场的变化,并与线性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波流同向时,波变平缓;当波流反向时,波明显变陡.随着波流强度的增加,非线性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尤其当波同反向流相遇时,波幅显著增大,这时必须用非线性理论来考虑波流相互作用的影响
1996, 28(3): 281-290.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2
水平液─固流中颗粒抑制湍流的行为和条件
路展民, 刘清泉, 刘大有, 杨秀芝
用激光多普勒分相测量方法,考察了水平含颗粒水流的主流区,亚毫米颗粒对水流湍流有抑制行为,湍流削弱程度与颗粒浓度、流动发展长度、水流雷诺数等因素有关.按照不出现尾涡脱落和至少能响应一部分大尺度涡的运动这两个基本条件,分析了湍流抑制与有关参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流动尺度和颗粒尺寸之比,对于颗粒消耗而不增生湍流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在一定的水流雷诺数下,只要这一比值很大,亚毫米颗粒就会表现出对湍流的抑制作用
1996, 28(3): 291-297.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3
非线性模态的分类和新的求解方法
吴志强, 陈予恕, 毕勤胜
引入不可分偶数维不变流形的概念来定义非线性模态.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了一种新的模态——耦合非线性模态,并对实际系统中各种可能的模态进行了分类.这种分类可能是新的构筑非线性模态理论的框架.用此方法构造非线性模态,得到的模态振子具有范式的形式,形式最简、却能反映原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主要动力学行为,且易于得到非线性频率及非线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不仅适用于分析一般的多自由度系统,还可用于分析奇数维系统;不仅可构造内共振系统的非耦合模态,还可用于构造内共振耦合模态.从掌握的资料看,以前的方法还不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1996, 28(3): 298-307.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4
非均质流固耦合介质轴对称动力问题时域解
杨峻, 吴世明
将地基视为流固两相介质并考虑其非均质成层特性,推导了多层地基动力问题时域解.文中首先建立了一组解耦的两相介质动力控制方程;而后利用Laplace-Hankel变换推导了单层地基象空间初参数解答;再利用初参数法及传递矩阵技术导出了任意多层地基瞬态解的一般解析算式.本文获得的解答可方便地退化为现有理想弹性介质的解答
1996, 28(3): 308-318.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5
COMP.B复合炸药动态力学性能和塑性流动本构关系的研究
韩小平, 张元冲, 沈亚鹏, 赵壮华, 张泰华
利用自制的含能材料动态变温三轴压缩实验装置,采用准静态应变速率(10-4/s)和中等应变速率(3/s),对国产复合炸药Comp.B进行了三轴压缩实验.测试了Comp.B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杨氏模量E,泊松比ν和屈服强度Y.实验结果表明,Comp.B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和热软化效应.基于热激活模型,作了适当的改进,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含能材料塑性流动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描述率相关材料的塑性流动,同时考虑了应变率和温度对塑性流动的影响.这些基础研究为含能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和炸药早爆机理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依据
1996, 28(3): 319-327.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6
ЧАПЛЫГИН方程的代数结构
梅凤翔
研究非完整系统Чаплыгин方程的代数结构.首先给出Чаплыгин方程的逆变代数形式,其次证明它具有相容代数结构并给出它具有Lie代数结构的条件,最后举例说明结果的应用
1996, 28(3): 328-335.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7
脑循环脉动流的集中参数模型
丁光宏, 吕传真
脑血管疾病和脑循环动力学异常改变密切相关.脑循环系统和体循环系统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血液动力学特性.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反映脑循环的基本特性,又容易从中分析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力学模型.本文在Wilis环定常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脑循环血液脉动特性的集中参数模型,归结出了模型控制方程及求解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发现: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检测数据相当吻合,说明模型是符合生理实际的.这将为脑循环研究提供一个较理想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1996, 28(3): 336-346.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8
气体示踪法研究燃烧器横向湍流混合扩散特性
刘建忠, 曹欣玉, 姚强, 赵翔, 黄镇宇, 周俊虎, 吴晓蓉, 岑可法
用气体示踪法对侧边风燃烧器弱旋流一次风和侧边直流二次风横向湍流混合扩散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讨论了各截面混合物浓度分布规律及混合强度分布规律,分析对燃料着火的影响,同时利用湍流运动方程反算气体湍流扩散系数
1996, 28(3): 347-351.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39
三维约束下幂硬化双材料界面裂尖场分析
王世文, 郭万林, 沈亚鹏
本文用J2形变理论分析了三轴应力约束下,由具有不同硬化指数和硬化系数的幂硬化材料构成的界面裂纹问题.通过在本构方程中引入三轴应力约束因子Tz,我们考虑了三维约束效应对裂尖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轴应力约束对裂尖场的分布,尤其是对径向应力σr和有效应力σe有重要影响.本文还探讨了三轴约束和材料性能对裂尖应力奇异性的影响
1996, 28(3): 352-359.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40
重要性抽样法在管节点疲劳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丁克勤, 柳春图
提出了用重要性抽样的MonteCarlo模拟法计算管节点的疲劳失效概率,并与直接抽样的MonteCarlo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重要性抽样法计算可大幅度地提高计算效率
1996, 28(3): 359-362.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41
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叉
唐驾时, 尹小波
对于参数激励和强迫激励共同作用的一类强非线性系统,本文先用改进的L-P方法求出了变换参数,使该系统的解能展为小参数的幂级数.然后利用多尺度法求出了该系统的分叉响应方程.研究了这类强非线性系统的余维1分叉问题,画出了转迁集和分叉图
1996, 28(3): 363-369.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42
非均匀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圆板的弯曲
秦圣立, 阎珂柱, 陈万平, 夏云杰, 于全训
研究了非均匀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圆板在均布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弯曲问题,求得了折算刚度随半径按指数规律变化的非均匀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圆板弯曲问题的渐近解,给出了周边固支和简支条件下的渐近解.通过算例可以看出,这种非均匀性对圆板中心挠度的影响是显著的
1996, 28(3): 370-375.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43
局部人工边界稳定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关慧敏, 廖振鹏
采用时域局部人工边界同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无界域中的波动问题时可能出现由边界引起的数值失稳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分析局部人工边界稳定性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从时域逐步积分格式出发,考虑了边界节点运动和内部节点运动的耦合以及离散化的影响,可以给出局部人工边界在多维波动数值模拟中的稳定性近似准则.文中对多次透射边界在一维及二维出平面波动模拟中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1996, 28(3): 376-380.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44
纵向涡对近壁湍流影响的激光测试
王家禄, 张兆顺, 单桦
用激光测试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单涡、上洗双涡、下洗双涡对近壁湍流的影响.在涡的下洗区,流体流速高,湍流度低,流体流向壁面;在涡的上洗区,流体流速低,湍流度高,流体远离壁面
1996, 28(3): 381-384. doi: 10.6052/0459-1879-1996-3-199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