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8年  第20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平面跨音速叶栅正、反混合问题的一种高效率解法
刘秋生 沈孟育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跨音速叶栅正、反混合问题的一种高效率解法,它保持了文献[1]中方法的优点,避免了打靶,从而达到了扩大适用范围,减少了计算时间。文中导出了以Von Mises坐标为自变量的流线控制方程,简单而有效地处理了速度的双值问题,作为考核,计算了两个跨音速平面叶栅和一个拉伐尔喷管的流场,结果令人满意,本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快的特点,即使对于624所跨音涡轮动叶中部叶栅中比较复杂的流场,也只需迭代50次,费时不到1分钟(DPS-8机),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1988, 20(4): 289-296.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35
瓦斯煤尘爆炸火焰光谱的实验研究
李鸿德 廖继卿 夏自柱
本文概述了瓦斯煤尘爆炸火焰光谱实验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在弱爆炸和探测器小视场角的条件下,利用自己研制的多波道仪,在一端开口的Φ200cm×2900cm大型管道里,得到了CH4、空气和煤尘的混合物在不同状态下,特征波长λ等于0.8875、1.000、1.505、2.801和4.346微米(μ)的绝对辐射强度及其有关的变化规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与国外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测量λ=4.346μ绝对辐射强度和我们选择的黑体辐射模型,获得了爆炸火焰的温度,该项研究不仅在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燃烧和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1988, 20(4): 297-304.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36
剪切带状分叉的力学条件
李国琛
在已论证过的应变软化效应对形成剪切带状分叉的作用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1)什么受力情况最易激发剪切带(2)采用什么力学模型和参数可以模拟材料中的曲线型带状分叉。
1988, 20(4): 305-312.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37
论拉氏乘子法及其唯一性问题
钱伟长
本文指出文[13](1985)对于拉氏乘子法的最近论点仍旧是先验的,并不是国际上大家所公认而又证实了的“古老的数学概念”(1983),该文所赖以立论的三个实例,都不成立。所说明的,不是象文中所称的那样,“在力学问题中正确应用拉氏乘子法的要点”,恰好相反,文[13]很不正确地应用了拉氏乘子法,从而达到了错误结论,甚至只能求助于所谓“猜谜语“的方法。本文也指出拉氏乘于是可以根据拉氏乘子法唯一地识別的,文[10]、文[16]说拉氏乘子的不唯一性应是对拉氏乘子法的误解所引起的。本文讨论的弹性力学问题是非线性弹性体的一般弹性力学问题,其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应变很小可以略去其非线性项时,其结果可以还原为线性弹性体的各种广义变分原理。因此,不论Hellinger-Reissner 原理或胡-鹫原理都是本文所讨论的非线性弹性体的广义变分原理的近似特例。
1988, 20(4): 313-324.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38
关于以应力表示的弹性力学边值问题
黄克服 王敏中
以六个应力分量表示的弹性力学边值问题由九个方程和三个边条件组成,本文探讨了它等价于六个方程和六个边界条件的可能情形和不可能情形。
1988, 20(4): 325-334.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39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旋量-矩阵方法
刘延柱
本文将经典力学中的旋量概念以矩阵形式表示,用以建立多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这种旋量-矩阵方法能保留旋量融矢量与矢量矩于一体的优点,却避免以往对偶数记法的缺点。结合Roberson/wittenburg的图论工具,旋量-矩阵方法的应用范围可扩大到一般多刚体系统。对于树形系统,利用旋量通路矩阵推导各个由第i铰联结的全部外侧刚体组成的第i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避免出现铰的约束反力,对于非树系统,则利用回路矩阵导出各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及运动学相容条件,全部计算过程统一为矩阵运算,以操作机器人作为具体算例。
1988, 20(4): 335-344.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0
机器人通过奇点的运动学逆问题的数值解法
陈滨
机器人在完成其规划动作时,常可能要通过其运动链的奇点,这时求解其运动学逆问题的通用算法遇到本质的困难,本文给出了一种算法,它可以成功地克服这个困难。文中还给出了计算实例。
1988, 20(4): 345-352.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1
样条配点法分析结构动力响应的无条件稳定计算格式
林文菁 徐次达
本文以三次B样条函数作为位移时域函数,应用配点法,在任一时间步长中列出两个时刻的结构物运动方程式残值为零的条件并使结果满足了稳定条件得到一个计算结构物动力响应无条件稳定的计算格式。这个计算格式于参数θ符合0.15<θ<0.05时是绝对无条件稳定的,研究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格式的精度根据三项指标:振幅衰减率AD,周期伸长率PE 及算法阻尼比都比较Wilson-θ法,Newmark法及Houbolt法的为优,例题计算也证明此点,即本文方法精度较上述三法为高,本文格式简单,准确,工作量不多,可以作为计算结构动力响应有效方法之一。
1988, 20(4): 353-362.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2
IFT系统空间过渡的极值曲线场
吴玉良
本文研究了空间最佳N冲击过渡问题(时间任意),导出了发动机点火过程中伴随系统的积分,从而得到了产生空间极值曲线场的程序。
1988, 20(4): 363-370.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3
用有限解析差分格式数值求解化学输运方程
刘慈群 魏育生
本文用有限解析差分格式研究在多孔介质中化学输运问题的数值模型,系统地计算结果表明:1.有限解析差分格式能够消除数值弥散和伪振荡; 2.随着弥散数(Peclct数)的减小(增加),浓度突破曲线将延迟到达和形状变陡,最终趋近浓度对流曲线;3.当流速数增加后,非稳态吸附对浓度分布的影响趋近稳态吸附的影响。
1988, 20(4): 371-374.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4
幂硬化材料复合型界面裂纹问题
高宇立 楼志文 杜庆华
本文研究了两相幂硬化材料平面应变复合型界面裂纹问题,通过对裂端附近主奇异解的分析,得到硬化指数为n_Ⅰ、n_Ⅱ(n_Ⅰ
1988, 20(4): 375-380.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5
高阶非完整系力学中的交换关系
金伏生
本文给出了高阶非完整系力学中的二种交换关系,证明了关于场方程和积分原理是等价的。
1988, 20(4): 381-384. doi: 10.6052/0459-1879-1988-4-1988-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