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混凝土粘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

李杰 任晓丹 黄桥平

李杰 任晓丹 黄桥平. 混凝土粘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J]. 力学学报, 2011, 43(1): 193-201. doi: 10.6052/0459-1879-2011-1-lxxb2009-646
引用本文: 李杰 任晓丹 黄桥平. 混凝土粘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J]. 力学学报, 2011, 43(1): 193-201. doi: 10.6052/0459-1879-2011-1-lxxb2009-646
Li Jie Ren Xiaodan Huang Qiaoping. A visc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J].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1, 43(1): 193-201. doi: 10.6052/0459-1879-2011-1-lxxb2009-646
Citation: Li Jie Ren Xiaodan Huang Qiaoping. A visc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J].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1, 43(1): 193-201. doi: 10.6052/0459-1879-2011-1-lxxb2009-646

混凝土粘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

doi: 10.6052/0459-1879-2011-1-lxxb2009-646

A visc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

  • 摘要: 从静力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的基本框架出发, 综合考虑塑性应变与损伤演化的率敏感性, 建立了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混凝土在动力加载条件下非线性性能的混凝土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为了考虑塑性应变的率敏感性, 基于Perzyna理论推导了有效应力空间黏塑性力学基本公式, 采用改进的Perzyna型动力演化方程, 将损伤静力演化方程推广到动力加载情形. 基于并联弹簧模型, 从概率论的角度推导给出了一维损伤静力演化方程,并基于能量等效应变的基本概念将其推广到多维损伤演化. 利用数值模拟, 计算得到了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 同时得到了一维动力提高因子和二维动力强度包络图, 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71
  • HTML全文浏览量:  92
  • PDF下载量:  80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10-27
  • 修回日期:  2010-06-12
  • 刊出日期:  2011-01-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