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远程超低飞行轨道分析

樊菁 蒋建政 孙泉华 黎作武 吴晨曦

樊菁 蒋建政 孙泉华 黎作武 吴晨曦. 远程超低飞行轨道分析[J]. 力学学报, 2009, 41(4): 449-454. doi: 10.6052/0459-1879-2009-4-2009-154
引用本文: 樊菁 蒋建政 孙泉华 黎作武 吴晨曦. 远程超低飞行轨道分析[J]. 力学学报, 2009, 41(4): 449-454. doi: 10.6052/0459-1879-2009-4-2009-154
Jing Fan, Jianzheng Jiang, Quanhua Sun, Zuowu Li, Chenxi Wu. Analysis of long-range ultra-low flight trajectory[J].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09, 41(4): 449-454. doi: 10.6052/0459-1879-2009-4-2009-154
Citation: Jing Fan, Jianzheng Jiang, Quanhua Sun, Zuowu Li, Chenxi Wu. Analysis of long-range ultra-low flight trajectory[J].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09, 41(4): 449-454. doi: 10.6052/0459-1879-2009-4-2009-154

远程超低飞行轨道分析

doi: 10.6052/0459-1879-2009-4-2009-154

Analysis of long-range ultra-low flight trajectory

  • 摘要: 研究了一种新的远程导弹飞行轨道的可行性,它的最大飞行高度约100km. 这种超低弹道,借鉴卫星模式,利用离心力抵抗重力. 与卫星轨道运行不同的是,超低弹道周围的稀薄空气影响至关重要,必须考虑. 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条件和射程条件下,超低弹道和经典的最小能量弹道对于火箭动力的需求大致相当,射程10000km以上基本相同.头部半径为5cm的轴对称外形,沿超低弹道飞行时,其驻点热流在高度26km左右达到最大值50MW/m2, 约为最小能量弹道驻点热流最大值的50%. 由于超低弹道对升力没有要求,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问题,沿用成熟方法如烧蚀防热即可解决. 总体而言,超低弹道对于火箭动力与外形气动力/热要求,现有技术容易满足,因此利用它增强远程导弹的突防能力是现实可能的.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83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 PDF下载量:  65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03-19
  • 刊出日期:  2009-07-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