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具有缓变狭窄直圆管内的脉动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区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讨论

许世雄

许世雄. 具有缓变狭窄直圆管内的脉动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区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讨论[J]. 力学学报, 1986, 18(3): 208-214. doi: 10.6052/0459-1879-1986-3-1986-026
引用本文: 许世雄. 具有缓变狭窄直圆管内的脉动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区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讨论[J]. 力学学报, 1986, 18(3): 208-214. doi: 10.6052/0459-1879-1986-3-1986-026

具有缓变狭窄直圆管内的脉动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区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讨论

doi: 10.6052/0459-1879-1986-3-1986-026
  • 摘要: 六十年代末期以来D.F.Young等人提出了各种数学力学模型对动脉狭窄区血液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寻求血流动力学诸因素的定量关系,力图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提供力学上的解释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易发区通常在主动脉的较大分枝处及脑动脉和冠状动脉内,血流是脉动的,Reynolds数是O(1)或以上的量级。但D.F.Young等人的研究多数考虑定常流或小Reynolds数的流动,所得结果对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区的血流并不适合。本文考虑Reynolds数为O(1)的量级的冠状动脉狭窄区的脉动流,初步探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区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7
  • HTML全文浏览量:  37
  • PDF下载量:  60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86-05-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