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快速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78年
1977年
1976年
1975年
1974年
1966年
1965年
1964年
1963年
1962年
1960年
1959年
1958年
1957年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2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期刊导读
最新录用
预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创刊60周年
出版道德准则
下载中心
期刊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力学期刊网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期刊导读
最新录用
预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创刊60周年
出版道德准则
下载中心
期刊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力学期刊网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29卷 第4期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论文
风浪充分发展下海面阻力系数的数值研究
张子范
,
李家春
考虑海气界面附近大气边界层内海浪充分发展情况下的海气动量交换.根据Donelan(1982)的观点建立海气界面模型,采用kε模式以计算湍流流场.所得流场结构包括风速、湍流动能、湍能耗散及湍流粘性系数等都较合理;计算的海面阻力系数CD在中等风速时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1997, 29(4): 385-394.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双柱单锥型液-液旋流管内流场的激光诊断
陆耀军
,
沈熊
,
周力行
应用激光测速仪,对一种双柱单锥型液液旋流管内的流动结构,进行了全场范围内的多工况流动诊断研究.揭示出其切向速度由内旋流区和外旋流区构成,其中内旋流区中的速度分布符合准强制涡关系,外旋流区中的速度分布符合准自由涡关系;轴向速度由上行流动区和下行流动区构成,两者之间在直管段以零速点作分界,在锥体段则以零速区作过渡并伴随有一定的回流出现,且该过渡区或回流区的大小随锥体截面的收缩而减小,直到进入直管段后消失;各湍流量的分布以管芯处最大向外逐渐减小,沿轴向是直管段中的湍流度大于锥体段中的湍流度,而且湍流度在旋流管内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
1997, 29(4): 395-405.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4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子波分析辨识壁湍流猝发事件的能量最大准则
姜楠
,
王振东
,
舒玮
用子波分析的方法,对用热膜测速仪得到的平板湍流边界层中流向脉动速度信号,在时域空间和频域空间同时进行时频双局部化分解.用子波系数研究了壁湍流脉动动能随尺度的分布,提出了确定壁湍流猝发事件时间尺度参数的能量最大准则,用子波逆变换得到了猝发事件对应的速度信号波形
1997, 29(4): 406-412.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5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动态裂纹扩展中的裂纹滞留现象
李湘平
,
孟宪红
,
柳春图
,
王凯
借助于J.R.Wilis等(1995)的动态权函数和Rice等(1994)的模拟方法,本文研究了裂纹前方开始环绕和穿透介质中各种粗糙微粒而形成粗糙的裂纹表面等非稳定现象.数值结果表明:在Ⅰ型情形,振荡性裂纹前缘运动源于应力强度波的建设性—破坏性相互作用.这些波包括膨胀波、剪切波和瑞利波系,彼此相互干涉且与裂纹运动边界相互作用,导致了裂纹前方扩展路径和扩展速度的连续波动.
1997, 29(4): 413-420.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6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型界面裂纹分析
王清
,
嵇醒
,
王远功
以裂纹面上的位错函数为未知量将圆柱型界面裂纹问题化成一组奇异积分方程的求解问题.应用Muskhelishvili的奇异积分方程理论,分析了圆柱型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场.针对裂纹尖端分别存在和不存在接触区两种情况,确定了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圆柱型界面裂纹尖端接触区尺寸对剪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1997, 29(4): 421-428.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细观力学模型
燕瑛
提出了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的细观力学模型,这个力学模型考虑了实际编织结构中的纬向和经向纤维束的曲屈,相邻纤维束之间的间隙和纤维束的横截面尺寸对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在纤维束间纯树脂区内孔隙的含量和两种叠层结构对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细观力学模型是合理的.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优化单层和叠层编织结构的结构参数选择方法
1997, 29(4): 429-438.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一类刚-柔耦合系统的建模与稳定性研究
肖世富
,
陈滨
对于由中心刚体带有柔性梁附件组成的这一类简单刚柔耦合系统,目前文献广泛采用的EulerBernouli梁模型中考虑的刚柔运动耦合项有严重的缺陷.本文对于物理本构关系线性的有限变形梁,分别采用微元法和变分法建立了该系统大挠度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本文使用严格的方法来研究此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能量动量矩组合方法构成Liapunov函数,严格证明了此非线性系统平凡解的积分范数稳定性以及具有鲜明物理意义的最大模范数稳定性.本文对文献中引用的三类线性化模型,采用假设模态法,对中心刚体匀速转动时梁的振动作了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上述结果,对选择刚柔耦合系统正确的动力学模型是有益的.
1997, 29(4): 439-447.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4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组件裂尖变形场的云纹显微倍增研究
史训清
,
戴福隆
,
刘宝琛
将云纹干涉法与显微、倍增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种位移场云纹条纹显微倍增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严格的理论推导和精确的实验验证,并用该方法对热载下微电子模拟组件的层间裂纹尖端位移场和奇异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1997, 29(4): 448-455.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0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振动锤的数学模型与全局分叉
谢建华
用现代动力系统方法,将振动锤的动力学等价地简化为圆周上的分段连续自映射,并描述了此映射的性质.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系统产生的分叉过程与普通的一维连续映射有本质差异.在极限状态下,振动锤的运动是混沌的.
1997, 29(4): 456-463.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1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冲击载荷下软钢梁早期响应的数值模拟和简化模型
虞吉林
,
黄锐
冲击载荷作用下,梁的早期响应既有弹性变形也有塑性变形,两者相互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弹性弯曲波的传播是梁早期变形的主要机制,刚塑性简化理论预言的初始阶段中梁的“移行塑性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本文提出的弹性理想塑性简化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固支软钢梁的早期响应
1997, 29(4): 464-469.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2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最优目标敏度紧系的桁架几何两步优化方法
隋允康
,
杨德庆
,
孙焕纯
对于桁架几何优化问题,采用由最优敏度紧系的序列两步优化解法:在完成截面优化之后,求出其最优目标对节点坐标变量的一、二阶导数,以此构造形状优化模型,对较难建模和求解的第二步问题建立了近似显式并能用二次规划有效地求解,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1997, 29(4): 470-475.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不确定凸模型近似算法的一种改进
邱志平
,
顾元宪
将非概率凸模型理论与摄动理论相结合,通过有界不确定参数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对凸模型理论的一次近似算法作出一种改进.改进后的算法由于在计算中不用特征值导数,与Elishakof的算法相比,不仅拓广了凸模型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还可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
1997, 29(4): 476-480.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4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三维有限体平片裂纹的超奇异积分方程与边界元法
秦太验
,
陈卫江
利用Somigliana公式及有限部积分的概念,导出了含任意平片裂纹三维有限体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组,并联合使用有限部积分与边界元法,建立了数值求解方法.在裂纹前沿附近单元,采用与理论分析一致的平方根位移模型,以提高数值结果的精度.最后计算了若干典型例子的应力强度因子.
1997, 29(4): 481-485.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5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双材料间界面断裂分析的广义界面层模型
王旭跃
,
邹振祝
,
王铎
给出了双材料间界面层区域的广义模型,并对承受扭转载荷的界面间硬币形裂纹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处理奇异积分方程得到了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结果给出了材料特性、界面层厚度、尤其是分布特征参数k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与Erdogan界面层模型的结果比较表明,本文的模型更具有一般性.
1997, 29(4): 486-490.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6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微分-代数型动力学模型的符号线性化方法
倪纯双
,
洪嘉振
,
贺启庸
通过对复杂机械系统的微分代数型动力学方程各种线性化方法的比较,提出一种建立复杂机械系统线性动力学方程的符号化方法,它克服了数值摄动方法的缺点,不需另外建立线性约束库,程式化强,最后利用此方法对铁道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1997, 29(4): 491-496.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包装件非线性特性识别的研究
梁艳春
,
王政
,
杨晓伟
,
周春光
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将结构化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包装件缓冲垫层非线性特性识别问题.对于两种典型的包装件缓冲垫层材料模型的模拟识别结果表明,据此方法可以较好地获得其非线性特性.模糊自适应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减少了对于训练参数的人为干预,使得结构化神经网络方法更适于实际应用.
1997, 29(4): 497-500.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有约束阻尼的非保守力学系统的稳定性
李俊峰
,
王照林
利用Lyapunov直接法,研究了有势力、陀螺力、Rayleigh阻尼和约束阻尼同时作用的非线性非保守力学系统的稳定性.假设陀螺力依赖某参数h,得到系统渐近稳定的两个定理.
1997, 29(4): 501-505.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5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关于非线性基体中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适用性的讨论
刘熠
,
黄筑平
,
王仁
本文是对1993年力学学报第25卷第5期“刚性微粒填充的高聚物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微力学分析”的讨论,以远场球对称应力作用下非线性基体中含单个球形刚性粒子或单个球形孔洞为例,给出了问题的精确解.分析表明,关于材料线性的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不能简单地推广应用于研究非线性基体中含刚性粒子或孔洞的力学分析中.
1997, 29(4): 506-512.
doi:
10.6052/0459-1879-1997-4-1995-260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1957年创刊, 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力学学会
创刊主编:
钱学森,
现任主编:
陆夕云
ISSN:
0459-1879
CN:
11-2062/O3
通知公告
MORE+
《力学学报》“纪念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专刊征文通知
沉痛悼念我刊第3任主编郑哲敏先生
精品文章
MORE+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