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0年  第1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绕圆柱体跨声速流场
林同骥 贾振学
本文将保角曲线坐标方法应用于绕物体外部的跨声速流动.文中讨论了圆柱体跨声速绕流,计算了来流马赫数M_∞。为亚临界,超临界和M_∞为l的流场.给出了不同来流马赫数下柱面马赫数和压力分布,柱面前端中心流线上马赫数分布.给出了超临界绕流时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的声速线和来流马赫数M_∞从0.2,0.3到1的等马赫数线分布.本文部分结果与已有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方法计算简单,精度好,是计算厚体跨声速绕流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柱体和机翼的跨声速绕流.
1980, 16(4): 327-336.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45
平面叶栅气动设计的最优化理论
刘高联
本文在叶栅位流及边界层理论(考虑了层流至湍流的转捩)的基础上建立了叶栅最优化命题更完善的物理模型和变分表述式,并归化为一个带有多个不等式型“控制约束”和“相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然后,应用分段式极大值原理与约束分离原理等~[9]来求解. 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能统一考虑各方面(气动、强度、冷却、工艺等)的实际设计约束,故所得最优解是现实可行的,可应用于工程设计实践. 本文暂限于研究平面不可压缩流动,但本文理论可以较直捷地推广至可压缩流动和任意旋成面叶栅上去.
1980, 16(4): 337-346.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46
高焓喷管层流边界层分析
陆志云
本文导得了适用于高焓、高M数锥形喷管层流边界层排挤厚度δ~*、动量厚度θ和边界层厚度δ的简便计算公式.喷管喉部上游假设为平衡流,喉部下游视为化学与振动冻结流.δ~*和δ均表示为喷管几何参数、喷管喉部参数及喷管所求点无粘流参数的显函数形式而不是积分形式,因此特别适宜于此类喷管的工程设计.本公式计算结果与国外发表的风洞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详见本文图2及表3),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1980, 16(4): 347-355.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47
气体动压轴承频率响应计算方法
周恒
设计气体动压轴承时,需知其刚度及频率响应。由于轴上常开有螺旋槽,使计算复杂。对H型轴承(即有止推板和颈轴承同时工作),由于止推板和颈轴承相互影响,更复杂些。本文主要研究H型轴承的计算问题。
1980, 16(4): 356-362.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48
压力传感器频率响应的分析
柳兆荣 陈金娥 黄东群
为了提高瞬态压力测量的精度,必须设法提高传感器的频响特性。本文利用流体阻抗法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压力传感器的固有频率表达式,并详细讨论了测压孔、传压管与终端腔室的几何尺寸对传感器固有频率的影响情况,为压力传感器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这方面的依据。
1980, 16(4): 363-372.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49
广义WKB方法及其对浅水波问题的应用
陈嗣熊
本文首先指出WKB方法可适用于更广泛的一类方程,并把它应用于线性化浅水波方程。对浅水波焦散区的非线性情形,用广义WKB方法进行了讨论,把文献[4]的结果推广到一般弯曲焦散线的情形。
1980, 16(4): 373-378.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0
强聚焦加速器中带电粒子横向运动稳定性的线性理论
朱如曾
本文对强聚焦加速器中带电粒子运动的稳定性乃至一般的N维周期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给出用转移矩阵的特征值表示的稳定性充分必要条件。对强聚焦加速器中带电粒子的横向运动,则进一步给出用转移矩阵的元表示的稳定性充分必要条件,并绘制了稳定性图.因此,横向运动的稳定性问题在线性理论范围内获得原则上的完整解决。
1980, 16(4): 379-385.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1
半无限体表面在竖向集中谐和力作用下表面竖向位移的精确解
王贻荪
Lamb在1904年得到了半无限体表面在竖向集中谐和力作用下位移的积分形式解。本文不利用Lamb解,而利用突加谐和力作用下的解,首次找到了Lamb问题的精确解,此解与静力弹性理论中著名的Boussinesq解相对应。与已有的近似解进行了对比,还指出了近似解可用范围以及Barkan结论中的不合理性。
1980, 16(4): 386-391.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2
用全息光弹性法解三维应力分析问题
戴福隆 钟国成
本文介绍了进行三维应力分析的全息光弹性方法及有关技术,分析了全息光弹性方法的主要困难在于冻结材料的应力光学常数比B/A接近-0.5,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光弹性材料制作和冻结工艺。这种材料冻结时的应力光学常数比可以远离-0.5。用这种材料制成的三维模型,可以通过全息光弹性方法获得三维应力的全应力实验解答。用这种方法测定了对径受压圆球和高压压头对称断面上的应力分布。实验结果和理论解进行了比较。
1980, 16(4): 392-398.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3
激光双焦点测速中同一粒子的判别——一种研究气流湍流新方法的探讨
谈洪 王永光 乐瑶 阎明山
本文介绍了对激光双焦点技术的研究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该技术中,粒子依次穿越焦点的概率,提出了实际测量这种概率的逻辑判别方法。这样,解决了激光双焦点测速中同一粒子的判别问题而且对从拉格朗日观点研究湍流扩散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文中给出了拉格朗日相关系数与同一粒子穿越概率的关系式和该技术对空气自由射流速度测量的结果。
1980, 16(4): 399-405.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4
关于压力传感器动态测试和标定中的两个疑点澄清
张挺 范良藻
在动态压力测量技术中,总是首先关心传感器的波形质量和它的灵敏度。这是有关测量真实性和保证测量精度的两个重要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不全面的看法:一是测得的压力波形不合理想,统归咎于传感器质量不佳;二是由于激波管标定所得灵敏
1980, 16(4): 406-408.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5
绕经钝体身部的高超音速流动
吴江航
文献[1],[2],[3],[4]等分析绕经钝头细长体高超音速流动,将后身流场分为熵层和外层(在本文中称作激波层),给出了有如下列形式的熵层厚度和压力分布的近似关系式,即压力面积公式:
1980, 16(4): 409-412.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6
两级吸入式高效高引射系数引射器
王时珍
普通型气体引射器当引射系数q高达两位数字时,其实际效率就只有百分之几,并且理论计算值也大大偏离实验结果。本文介绍作者从理论研究上所找到的一种高效结构,它是专门适应于高q条件的(图1)。当q=10—30时效率η达15—20%,
1980, 16(4): 413-418.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61
水平边界层层流对流中浮升力的作用
王兴安
浮升力对水平边界层层流对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使边界层内速度及温度分布产生畸变;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边界层流动的稳定性。1.层流边界层方程组的近似求解考虑了浮升力作用的水平边界层层流对流运动,可用下列积分方程组来描述
1980, 16(4): 419-422.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7
有同心圆弧裂缝的圆柱体和圆管的弯曲
郭仲衡
1.弯曲问题的数学提法本文讨论有同心圆弧裂缝的圆柱和圆管的线弹性弯曲。直角坐标系z轴平行于柱轴;x,y轴是截面的惯性主轴;原点在柱体的端面;力W在另一端面z=l沿x方向作用,则受弯曲柱体的应力分布为:
1980, 16(4): 423-427.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8
协调方程和应力函数的注记
王敏中 青春炳
本文首先将K.Washizu的命题一般化,在直角坐标系中,存在着17种可能情形,将六个协调方程等价于三个方程和三个边边界条件,对于三种不可能情形举出的反例,在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也作了相应的讨论,指出分别存在18和19种可
1980, 16(4): 428-430.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59
力学学报1980年分类目录
1980, 16(4): 431-436. doi: 10.6052/0459-1879-1980-4-198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