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0年  第16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双重孔隙介质中二相驱替理论
陈钟祥 刘慈群
裂缝-孔隙地层中的注水驱油问题是近十多年来油田开发和渗流力学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改进了已有的数学模型,即正确地写出了双重孔隙介质中二相渗流的基本方程,并用特征线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揭示了裂缝-孔隙地层中水驱油过程的基本特征.可把本工作看作是著名的Buckley-Leverett理论在双重孔隙介质中的推广.
1980, 16(2): 109-119.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15
可压缩流边界层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
卞荫贵 赵国英
本文把边界层理论中的参考焓方法推广到具有压力梯度的二维和三维轴对称流动,得到了物面动量厚度和摩阻的计算公式.同时利用边界层理论的某些成果推导了边界层各种厚度之间的近似关系.所得公式计算方便,与目前流行的但只适用于特殊情况的公式和有关的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本文的结果是满意的.
1980, 16(2): 120-128.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16
气流激光的增益、强度和功率理论
高智 赵庶陶
在速率方程中唯象地引进粒子的热速度分布,求得气流激光的增益、强度和功率诸关系.均匀加宽为主时本文关系与文[1]的理论结果一致,流速为零时简化为非流动气体激光的熟知关系~[4]. 分析中考虑了镜子反射率变化、光腔上游气体激励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影响.对连续和脉冲CO_2气动激光进行了具体计算.
1980, 16(2): 129-138.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17
用协调型单元分析加筋板的稳定性
蔡承武 郑永华
本文应用文[1]提出的变分原理,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加筋板的稳定性,并用典型算例与同自由度单元~[2-6]的结果进行比较.
1980, 16(2): 139-148.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18
薄钹形缺陷轴对称问题的应力分析
匡震邦
在大型铸锻件等问题中,存在一类带有尖锐边缘的空心缺陷,这种缺陷类似于钹形,称为钹形缺陷,以往当成圆形片状裂纹处理,显得过于简化.本文用钹形坐标和小参数法,求得了这类缺陷的应力强度因子,在时,给出了工程近似计算公式.
1980, 16(2): 149-157.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19
气体轴承压力的数值计算——求解Reynolds方程的非线性有限元及其误差分析
李子才 戴锷
气体轴承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它的压力场将满足非线性Reynolds方程.本文将给出求解Reynolds方程的两种计算法——守恒型格式与有限元法,它们都比传统的有限差分法~[1]合理.其次,本文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含有积分误差)有如同线性时的误差估计,又它比守恒型格式灵活,因而在求解Reynolds方程时值得推荐.
1980, 16(2): 158-168.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0
弹性结构的动力响应——关于二次特征值问题和弹性结构动力响应问题的工程解法
任曾勋
弹性结构在外力P(t)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二阶微分方程组:当A、B、c三者或部分为非对称的实方阵时,本文研究了(1.1)的求解方法.首先讨论了二次特征值问题,弄清了这些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自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特别是建立了关于双直交条件的定理1,为解决动力响应问题提供了基础.其次,给出了解(1.1)的一种工程解法.
1980, 16(2): 169-176.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1
力学的新动向:Ⅰ.理性力学中的广义微分变分原理
U.D'ambrosio N.Irimiciuc D.Mangeron D.M.Casesnoves 张志新 金和
一、本文作者和其他一些科学家在理性力学方面的最新成就1.本文作者之一的一组论文,提出了用下述方程表述的分析力学的成果:其中T是所研究系统的动能,qi(i=1,2,…,n)是系统的Lagrange坐标,而Qi(i=1,2,…,n)是作用在系统上的广义力。2.后来,这组结果在著名的国际文摘期刊以及其他一些综述评论性刊物中得到赞许,并且为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在他们的博士论文中所引用。
1980, 16(2): 177-183.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2
高粘原油乳状液的添加剂减阻
本文分析了高粘乳状液减阻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原油乳状液的流体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指出了W/O型乳状液的粘性系数随水相体积比φ非线性单调递增,对于高粘性系数低雷诺数流动进行减阻是重要的.加入添加剂后,乳状液因φ不同,可存在三种型态,只有形成稳定的O/W型,才能大幅度减阻.对O/W乳状液的特性也做了探索。推导了减阻百分比E的计算公式,对所实验的含水原油得到了E>90%的效果.
1980, 16(2): 184-191.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3
裂纹扩展的涡流检测法和扩展速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观察
唐照千 沈亚鹏
本文介绍一种测量裂纹扩展的涡流检测法,特别适用于裂纹快速扩展测量。它比目前常用的高速摄影、导电丝栅(裂纹计)、电位(阻抗)法等,具有能直接记录裂纹扩展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全过程)、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优良、动态特性好等优点,而且使用很简便。自然,也可用于“静态”扩展测量.用此法测量了DCB试件的裂纹快速扩展过程,观察了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以往理论分析时常用的扩展速度为常数的假设与实际不符,在裂纹扩展量较短时更是如此.弄清扩展速度变化规律,对于建立正确的动力学模型,以进行裂纹扩展计算是很重要的. 本文主要是介绍实验方法.
1980, 16(2): 192-198.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4
跨声速绕流时薄翼后方扰动速度场的计算
杨岞生
本文以临界声速a为基准的跨声速非线性小扰动位流方程为出发方程,在垂直于来流的ζ=x平面将其变换成积分形式,并建立了跨声速绕流时薄翼后方的扰动速度场(侧洗场,下洗场)与满足线性小扰动位流方程的基元旋涡系所诱导速度场之间的关系,从而统一了亚、跨声速绕流时薄翼后方扰动速度场的计算方法。
1980, 16(2): 199-203.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5
长条框形刚性基础与地基间的接触问题
曾心传
在[1]中,对两个在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平底压头,在与弹性半平面地基间有摩擦力的条件下的接触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接触面上的应力分布。本文中,笔者利用的方法,对长条框形刚性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接触问题,进行了一些工作。为了计算简单起见,假定基础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完全没有摩擦。
1980, 16(2): 204-207.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6
有任意径向单裂缝圆柱体的扭转
郭仲衡
1.问题提法,保角映射和混合边值问题本文讨论如图:半径为r,有一径向内裂缝的圆柱的线弹性扭转。直角坐标系z轴平行于圆柱轴。裂缝和正x轴上(a,b)段重合,b端较a端离圆周为近。坐标原点任取在圆内a端之左。若圆心c不在裂缝上,就取圆心为原点,问题大为简化。柱体各点翘曲w=(?)(x,y),其中(?)是扭率,(x,y)是翘曲
1980, 16(2): 208-212.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7
粒子穿越V_x=4/3共振线的动力学特征
罗诗裕
文献[1]分析了四度对称径向扇回旋加速器ν_x=1附近的粒子运动行为,本文进一步分析粒子穿越ν_x=4/3共振线的动力学特征。线性分析表明,当质子加速到150 MeV以上时,它将穿过ν_x=4/3这条共振线。对于四度对称回旋加速器,ν_x=4/3正是这个
1980, 16(2): 213-215. doi: 10.6052/0459-1879-1980-2-198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