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77年  第13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斩断“四人帮”伸向科技战线的黑手
季良
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热烈庆祝华国锋主席为我党领袖,热烈庆祝粉碎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科技战线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广大职工热血沸腾,人人奋笔直书,个个挥戈上阵,深揭狠批“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努力抓革命、促生产,形势大好。王张江姚的罪恶黑手也伸进了科技战线。他们在科技界胡作非为,称王称霸,施展阴谋诡计,大造反革命舆论。他们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在一系列问题上搞乱人们的思想,叫你无所适从,什么也干不成,从而破坏革命,破坏生产,破坏科学实验。他们疯狂反对和破坏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肆无忌惮地反对周总理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指示,严重破坏了科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阻碍了科技工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前进。现在,“四人帮”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深深陷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愤怒声讨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的反革命罪行已到了彻底清算的时候了。
1977, 13(1): 1-4.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1
李四光同志关于地震工作的一些意见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同志,生前对地震工作十分关心.他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和东亚大陆等地质构造特点进行研究,对传统地质学中种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进行批判,创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地质力学.地质力学认为,地球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地壳也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而重力控制下的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地质力学把地质学同力学结合起来,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李四光同志根据地质力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目的,提出“地质力学研究构造体系、构造型式和复合关系,不只用于找矿;还要搞地震工作.”他从地质力学的观点出发,在开展地震地质工作、研究构造应力场、探索地震预报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和有价值的意见.现综合摘要介绍其中一部分如下.
1977, 13(1): 5-7.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2
应用土地应力仪预报地震的一些认识
河北省1966年邢台7.5级地震与1967年河间6.7级的地震,引起了我们对预报地震的重视。河间地震后,县委组成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设立了地震办公室。当时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对地震科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有些人就讽刺我们,说什么:“地震还能预报吗?没有听说过!!外国科学家都不行,泥腿子行吗?”我们认识到,能不能预报地震,
1977, 13(1): 7-12.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3
北京断裂力学交流会第二次会议在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中召开
北京断裂力学交流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科技局的领导下,在湖北省科委热情支持下,于1976年11月11—22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力学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有关工业部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等138个单位共265名代表。代表中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学校的工农兵学员和教师,有老
1977, 13(1): 13-14.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4
带有近内孔缺陷超限电机转子的安全性和寿命估算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过去一些缺陷超过部颁探伤标准限制的转子能否使用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断裂力学的兴起,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内一些单位正在用断裂力学理论对缺陷超限转子的可用性进行估算。北京钢铁学院金物专业师生在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开门办学,一年多来和二通用厂及本院力学
1977, 13(1): 15-21.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5
能量动量张量及其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文献[1]在1968年提出了一个其值与途径无关的线积分——J积分。它适用于非线性弹性的条件。其后J积分用于弹塑性分析,成为弹塑性断裂力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弹性条件下,J积分即为裂纹扩展力G(或称为应变能释放率)。在线弹性条件下,它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1972年文献[2]指出,从形式上来看,J积分与1956年文献[3]提出的能量动量张量的流量积分的一个分量完全相同。
1977, 13(1): 21-27.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6
应用激光研究溢流坝面流速分布
1.概述激光流速仪是近十年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速工具。我们曾用它来测量水槽和某些水工模型中的流速,由于水槽较宽,这给测量流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信号的信噪比S/N减小。我们曾在断面为12×12毫米的透明塑料水管中进行流速仪的调试工作,使用1毫瓦的氦氖激光器做光源,光电倍增管接受到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在示波器上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多
1977, 13(1): 28-33.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7
椭圆壳体的弹塑性失稳
龚伟安
在静水外压作用下理想圆柱薄壳丧失弹性稳定是个古典的力学问题。1884年兰范(M. Levy)首次给出了此问题的临界外压是P_(er)=2Ek~3/1-μ~2 (1)E为弹性模数,k=δ/D为尺寸因素,δ为壳体壁厚,D为壳体中面直径,μ为泊桑比。
1977, 13(1): 34-39.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8
岩石变形的特性及其时间因素(续)
金汉平
2.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在整理岩石蠕变试验资料中应用了数值计算技术,因而也就克服了过去用图解法的严重缺点和限制。过去,对于较复杂的试验条件和蠕变方程,很难由试验资料推求其中的蠕变参数(尤其是参数多于2个时),现在可以用数值方法进行更合理的计算,因而也就避免了图解法中的人为误差,可以对不同的蠕变方程进行回归分析,从中可以判断何种方程与试验资料符合最好。
1977, 13(1): 39-43.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09
三点弯曲试样疲劳装置
一、概述开展断裂力学的试验研究工作,经常要测定裂纹扩展速率和在试样上预制裂纹。这些试验通常需在昂贵的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起初我们尚不具备这种设备。为了使断裂力学科研尽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迫切需要,遵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我们科研组实行工人、实验员和教员“三结合”,1974年
1977, 13(1): 44-49.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10
超动态应变仪
应变(应力)测量是力学测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有很多种测量方法,其中电阻应变仪是最常用的一种。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试验成本低;灵敏度和精确度高;能适用于某些特殊的试验条件等。
1977, 13(1): 49-56.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11
断裂力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李湘洲
断裂力学是本世纪50年代建立,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以研究存在裂纹的构件及材料的力学性能为其目的。恩格斯指出:“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0页)本文试图以一分为
1977, 13(1): 57-62.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12
从都江堰看劳动人民的治水、治沙经验(下)
二、劳动人民在都江堰的治沙经验在都江堰上游,岷江干流长约340公里,系山溪性河道,总落差达2800米,平均坡度约8.2‰;集雨面积约258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00立米/秒,年水量达150亿立米。自1936年设立水文站以来,实测最枯流量118立米/秒,最大流量7700立米/秒。岷江上游处于地震中心地带,岩石破碎,并且又系高寒山区,长期冰雪冻融的影响,更加剧了
1977, 13(1): 62-67.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13
地震预报中的某些力学问题
郭增建 秦保燕
地震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在一次大地震发生时,可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和大量人畜伤亡。但是,地震的规律是可知的,“人定胜天”,人是可以战胜自然的。因此,要加强地震预报工作。本文讨论地震预报中的某些力学问题。由于问题较复杂,所以下面的讨论是极其初步的。
1977, 13(1): 68-74.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14
光弹性实验——(二)光弹性实验的技术和应用
一、等色线的测定方法Ⅰ.等色线图案的特点1.白光入射时等色线图案的特点(1)用白光做实验时,等色线图案是彩色条纹图案。在这个图案中,凡是位置不随载荷改变的永久黑点或黑线,就是0级等色线。这些黑点在力学上相应于σ_1-σ_2=0的点(在自由边界上)和σ_1-σ_2即τ=0的点(在模型内相应于各向等拉或等压的应
1977, 13(1): 75-81. doi: 10.6052/0459-1879-1977-1-197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