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62年  第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混凝土的徐变、松弛与弹性后效
赵祖武
混凝土的徐变理论在工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线性理论基础已由建立。目前广泛应用的弹性徐变理论及老化理论都以迭加原理作为基础,它们的区别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函数作为积分方程的核。但是核的选择对于表示混凝土徐变性质有影响,特别是对弹性后效影响甚大。本文对于用积分表示可复变形的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个核的形式,能较好地表达徐变及弹性后效性能。还利用级数求出松弛曲线,并与试验数据作了比较。
1962, 5(3): 143-152.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16
水轮机上冠在水浮力作用下的应力分析
贾有权 苏翼林 肖为 高瑞亭 杨庆龄 杨海元
上冠是水輪机轉子的重要部件之一。全部功率都是通过上冠传出。上冠为一旋轉曲面壳体,承受的載荷也比較复杂。由于上冠本身形状和載荷的复杂性,单纯从理論上計算其应力分布規律并寻找其危险点是有困难的,因此我們采用了近似理論計算、光弹性試驗和模型試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上冠的应力分析研究。
1962, 5(3): 153-167.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17
纵向无弯矩柱形壳体按截面展开成本征函数的级数的解法
钟万勰
一、引言在专著[1]中提出了半有矩柱形壳的理论。他作了假设:1)忽略壁的纵向抗弯和杭扭能力;2)忽略壁在横向的伸缩应变和中曲面的剪切应变,推得了基本方程
1962, 5(3): 168-177.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18
根据应力光图直接解答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方法
陈至达
假设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中的主应力差函数q(x,y)已由应力光图试验确定。以此为基本数据,根据给定的载荷及边界条件,利用数值解法道接求出主应力之和及主应力方向,再求出σ_1,σ_2,θ,这是Fppl方法的一种改进。由于这方法是以准确度高的实验数据q(x,y)为出发点来求问题的完全解,所以数值计算的误差可以减小。
1962, 5(3): 178-185.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19
确定矩形底四边简支或滑动固支扁壳在任意法向载荷作用下应力函数边界值φ_Γ的计算公式
何广乾 陈伏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任意曲面形状的矩形底四边简支或滑动固支扁壳在任意法向载荷作用下确定应力函数边界值φr的一般计算公式,从而明确了根据以φ及w为未知量的基本微分方程来进行计算时对边界条件的提法。此外对基本微分方程在φr不为零时的解法提供了简捷的处理方法。
1962, 5(3): 186-189.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20
应用广义变分原理计算扁壳的固有频率
柳春图
由于数学上的复杂性,要在满足全部方程和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来决定扁壳振动的固有频率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一般采用了法等各种近似解法。但在应用这些近似解法时,也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因而往往也会出现不少困难。本文给出了一个计算扁壳固有频率更一般的近似解法,并对建筑部门常见的对边簡支对边固定和三边簡支一边固定这两组边界条件的矩形底球面扁壳的基本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
1962, 5(3): 190-197.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21
对“在不连续面分开的平行气流中振动的翼剖面”一文的意见
胡海昌
罗时鈞同志的論文“在不連續面分开的平行气流中振动的翼剖面”,在国内引起了人们重视尾翼的顫振問題,同时文章内容也頗有启发之处。但是論文中还有些論点值得怀疑。第一点是关于不連續面上的連接条件。我們认为,在振动的情况下,不連續面不一定是一条流綫;在不連續面上的另一个連接条件应該是:沒有任何流体貭点跨过不連續面。
1962, 5(3): 198-199.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22
自由分子流中镜面反射模型是否自相矛盾?——Krzywoblocki“论自由分子流的基础观点”一文的错误
沈青
本文指出了美国力学工作者Krzywoblocki在他的文章[1]中所犯的两个推理上的錯誤,即:(1)在計算反射分子的动量流时,搞乱了反射方向;(2)把分子的动量流量和物体所受的压力錯誤地等同起来,事实上在反射时,它們具有相反的符号。由于这些錯誤,他得到了鏡面反射模型自相矛盾的結論,即:要么P_r(?)P_i,t_r(?)-t_i;要么如令P_r=P_i,t_r=-t_i,則将导致物理上荒謬的条件。我們利用他的計算証明了P_r=P_i,t_r=-t_i是完全正确的。在[1]中还列举了鏡面反射中三种理論上可能的法向速度变化情况:a)ξ_r~(a)=-ξ′+e_1U,b)ξ_r~(b)=ξ′+e_1U,c)ξ_r~(c)=-ξ′-e_iU;并証明了c)是应該拋弃掉的,伹认为似乎不能分辨其余哪一种是唯一可能的覀冊^明了仅第一种,即錢学森所建議的那一种是可能的。
1962, 5(3): 200-203.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23
关于扁壳的热应力问题
薛大为
一、扁壳热应力问题的基本方程。选直角坐标系(x,y,z),其中z轴由壳体的外表面(凸面)指向内表面。设t′(x,y),t″(x,y)分别为壳休的内、外表面上的温度,h为壳厚(设为常量);
1962, 5(3): 204-206. doi: 10.6052/0459-1879-1962-3-19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