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H$_{2}$/O$_{2}$/Ar系统爆轰波在T形管(截面为40\,mm$\times$40\,mm)中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 用烟迹片记录了T形管中爆轰波的胞格结构,用压电传感器记录了分叉口附近指定点压力时间曲线,得到了爆轰波在分叉口附近的平均速度和胞格图案演变. 结果表明:初压$P_{0} \ge2.67$\,kPa ,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下游区域(距离分叉口约3.5$\sim$6倍方管截面边长),分叉口影响消失,爆轰波恢复稳定,且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在分叉口绕射过程中,爆轰波在膨胀区中衰减,诱导激波阵面弯曲. 两个支管中发生马赫反射,三波点迹线清晰可见. 该传播特性是爆轰波的诱导激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叉口附近的胞格结构先消失再恢复,在无胞格和平衡胞格之间的区域存在细密胞格的过渡区,表征了在诱导激波与化学反应阵面分离后的区域中出现二次点火. $P_{0}=2.00$\,kPa,水平支管中稳定自持爆轰能重建,垂直支管中爆轰熄灭. $P_{0}<2.00$\,kPa,分叉口上游已不能形成稳定爆轰. 还对胞格结构中的几个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初步分析了$P_{0}$对这些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