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第30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统一二阶矩模型用于模拟旋流湍流两相流动
周力行, 陈涛
用统一二阶矩模型(USM)模拟了旋流数为047和15的气粒两相流动,并和实验结果以及kεkp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旋流数减小了轴向速度反流区,增大了切向速度似固核区.USM和kεkp模型预报旋流数为047时的两相速度场差别不大,并都和实验结果接近,但前者预报的旋流数为15的两相速度场比后者有改进,在两种情况下,前者都能揭示出后者无法预报的两相湍流各向异性规律.
1998, 30(4): 385-390.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1
关于无振荡、无自由参数有限元格式的研究
夏健, 孙少鹏
利用双曲守恒律方程的Taylor弱解表达式,建立了有限元法修正方程,选择合适的展开式系数能得到一系列数值格式.通过稳定性分析研究了格式的稳定性、色散误差与有限元修正方程导数项系数之间的关系,该关系与差分法的NND格式一致.在选定格式下,通过CFL数可控制有限元离散解的振荡而使格式不含自由参数.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这一关系,并在二、三维欧拉方程作了推广应用.
1998, 30(4): 391-403.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2
关联参照模型和位错发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汤奇恒, 王自强
提出关联参照模型和随位错位置变化的柔性位移边界条件.提供了一个在固定位移边界条件下位错穿越边界的方法.应用三维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体心立方(BCC)金属晶体钼裂尖发射位错的力学行为.
1998, 30(4): 404-413.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3
直杆中应力波传播引起的分叉问题
韩强, 武际可, 张善元, 杨桂通
讨论轴向矩形脉冲载荷作用下有限长理想弹性直杆中应力波的传播及其反射引起的分叉问题,讨论此类动力屈曲问题中横向惯性效应的影响;理论分析始终遵循着这样的思路:在分叉的那一瞬间,杆并没有横向惯性效应,目的是给出此类问题的一个合理提法,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结论,理论分析所遵循的思路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各类结构由于应力波的传播及反射引起的分叉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1998, 30(4): 414-422.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4
非半单分叉的Normal Form计算
吴志强, 胡海岩
在文[1]基础上,提出一种仅知道派生线性系统零实部特征值时求解非线性系统非半单分叉NormalForm的方法.通过适当的分类,将要求解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分为若干相互独立的方程组.将所求系数向量按字典序列排列后,各独立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是上三角矩阵.在非共振情形,各系数向量可按反字典序列递推求出.在共振情形,根据文中的二个定理,巧妙地由一简单的常数矩阵的最大秩子矩阵,定位其系数矩阵的满秩子矩阵,解决了这类方程组的降维简化.通过消元法,把简化后的方程化成类似于半单分叉NormalForm求解过程中方程的形式,其解法也类似.该方法非常易于在计算机代数软件平台上程序化.
1998, 30(4): 423-433.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5
三维裂纹分析的主值型面力边界积分方程法
陶伟明, 郭乙木, 曹志远, 嵇醒
给出了一组只包含Cauchy主值积分、不含有强奇异积分的三维静动力边界积分方程及其应用于裂纹问题的具体列式,并给出了几何轴对称问题的相应半解析边界元求解方法,将三维问题降阶为一维数值问题.文中分析了无限、半无限介质中圆裂纹、平行圆裂纹系、球面裂纹等在静载及应力波作用下的静力或瞬态动力响应问题,求得了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
1998, 30(4): 434-441.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6
2124 Al/SiC_p复合材料的动态变形行为及微结构效应
凌中
研究了在动态压缩时2124Al/SiCp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与微结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给定材料,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主要取决于微结构尺度效应.若增强相尺寸,基体晶粒尺寸以及增强相间距三者大小相当,则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取决于增强相的分散程度和位错密度;若增强相尺寸及其间距大小相当,但比基体晶粒大得多,那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主要取决于增强相的分散度.微观观测发现在同样加载条件下,变形局部化更容易在含较小碳化硅颗粒的复合材料内形成;变形区内的微损伤几乎都是基体与粒子界面脱粘和粒子角点邻近的微裂纹.对于所研究的这类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及应变硬化几乎不受增强颗粒尺寸影响.
1998, 30(4): 442-448.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7
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的设计及优化
王健, 沈亚鹏
采用Brision[1]等提出的SMA材料的本构关系,分析了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在三种热交换方式(自然冷却、强制冷却和采用半导体热泵技术)下的动力特性,同时研究了SMA丝在恒载和载荷变化时对完成正逆相变所用时间的影响,并简单讨论了影响作动器响应的几个因素和改进方法
1998, 30(4): 449-460.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8
一种四面体网格局部自适应方法在有限元中的应用
蔡庆东
通过提出一种针对三维四面体网格的区域整形技术,给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四面体网格局部自适应加密方法,并将其与流量修正有限元法结合,应用于三维高速流的计算
1998, 30(4): 461-467.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49
非Четаев型非完整系统的Lie对称性与守恒量
梅凤翔, 吴润衡, 张永发
研究非Четаев型非完整系统的Lie对称性.首先利用微分方程在无限小变换下的不变性建立Lie对称所满足的确定方程和限制方程,给出结构方程并求出守恒量;其次研究上述问题的逆问题:根据已知积分求相应的Lie对称性;最后举例说明结果的应用.
1998, 30(4): 468-474.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0
用代数应力模型模化型腔充填过程中的紊流流动
杨秉俭, 蔡临宁
针对型腔充填过程中的紊流流动,用代数应力模型研究紊流流动现象.成功地将代数应力模型引入PHOENICS软件中,完成了恒温流体充填过程三维时均速度和自由表面的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相比说明,本文基于PHOENICS软件开发的充填模拟具备了对复杂型腔充填过程的数值计算.
1998, 30(4): 475-481.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1
可压缩流向涡与反向运动激波相互作用的实验
刘延宁, 尹协振, 韩肇元
对可压缩流向涡与反向运动激波相互作用的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94mm×94mm的方截面激波管中进行.在实验段上游安装了一个有限翼展平直机翼.当入射激波通过机翼后,波后2区气流在模型翼尖诱导出一条流向涡.入射激波在激波管端壁反射后,形成的反射激波在观察窗处和流向涡发生作用.实验中拍摄了激波与流向涡作用全过程的纹影照片,观察到了一些和定常激波与旋涡相互作用不同的现象,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
1998, 30(4): 482-487.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2
非均匀介质散射问题的体积分方程数值解法
符力耘, 杨慧珠, 牟永光
将非均匀介质视为某一均匀背景介质中的扰动,可建立用均匀背景介质格林函数作基本解的体积分方程.给出了配置法求解体积分方程的数值方法,首先解得扰动域内各点以速度扰动为权的波场函数,然后回代计算得到观测面上各接收点的散射波场.与边界元法和Born近似法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可得到穿过非
1998, 30(4): 488-494.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3
论M积分和Bueckner功共轭积分之间的关系
陈宜亨, 师俊平
对均质各向同性材料、各向异性材料和两相各向同性材料中的裂纹问题各提出一种辅助的位移应力场,证明M积分和Bueckner功共轭积分之间有一种固有的简单关系.这个关系与材料特征根无关,也不受界面裂纹尖端应力振荡奇性的影响.由此证明,M积分在上述三种情况下,从本质上说来源于Beti功互等定理.正像J积分的本质来源于功互等定理一样.只是辅助的位移应力场不同而已,这说明,Bueckner由Beti功互等定理提出的功共轭积分是更为一般的路径无关积分.因为,由Bueckner积分加上不同的辅助位移应力场可推出任何一种已发表的路径无关积分来.
1998, 30(4): 495-502.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4
接近亏损系统的矩阵摄动法
徐涛, 陈塑寰, 赵建华
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带有重频的系统可转变成带有密集频率的系统,反之亦然.本文讨论了亏损系统与接近亏损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接近亏损系统的平均移位的摄动方法.算例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1998, 30(4): 503-507.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5
对“二阶迎风TVD数值格式在非平衡高超声速钝体绕流中的运用”一文的讨论
胡光初
对“二阶迎风TVD数值格式在非平衡高超声速钝体绕流中的运用”一文的讨论胡光初(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19961111收到.为了方便讨论,将我们于1994年3月在《力学学报》第2期上发表的“二阶迎风TVD数值格式在非平衡...
1998, 30(4): 508-512. doi: 10.6052/0459-1879-1998-4-19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