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29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混合层中的流向涡与Rayleigh离心不稳定
张洪泉
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对时间发展的平面混合层中流向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将Rayleigh的轴对称无粘离心不稳定理论推广应用于分析混合层的二维基本流,并导出一无量纲量Ray=-(r/νθ)νθ/r,其中νθ为一流体质点相对于平均速度的速度,r为该质点迹线的曲率半径.当Ray>1.0时就会发生离心不稳定.采用这一判别式后发现混合层中展向涡的周围,尤其是在辫带区,的确存在离心不稳定区域,而过去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三维不稳定产生于展向涡之间的辫带区.因此有理由认为,除非雷诺数特别小,离心不稳定是流向涡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997, 29(2): 129-135.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07
小波浪高雷诺数时串列圆柱的波动压力
姚熊亮
在240×105≤Re≤540×105,294≤Kc×785,254×L/D×502的范围内实验研究了串列圆柱在规则波中迎浪前进时的波动压力、波动升力与波动阻力.实验模型由PVC管加工制成,表面光滑.实验结果表明:在波流中,当Kc数较小而Re数较高时,绕串列圆柱的流动与均匀流中的绕流有相似之处;随着Kc数和Re数的增加,串列圆柱的柱间干扰效应会发生改变
1997, 29(2): 136-141.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08
促进其线性频散特征另一种形式的Bousinesq方程
张永刚, 李玉成
Bousinesq方程能够用于模拟表面重力波传播过程中的折射、绕射、反射以及浅化,非线性作用等现象.用不同垂直积分方法所得到的二维Boussinesq方程形式具有不同的线性频散特征.采用两个不同的水深层的水平速度变量组合,推导出一个新形式的Bousinesq方程.通过对其参数的设置可得到精确的线性频散解Pade近似4阶精度.其适用范围已由原来的浅水,向深水拓进.相速误差小于2%,其拓展适用范围可达到08个波长水深.应用所得到的新型Bousinesq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经典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物模实验值吻合较好.这说明本文新形式的Boussinesq方程对变水深非线性效应所产生的能量频散有着较为精确的描述
1997, 29(2): 142-150.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09
溢流坝及水跃强紊流区流速场数值模拟
马福喜, 马吉明
采用修正Kε模型封闭Reynolds方程作为紊流控制方程、引入通度概念处理曲面不规则边界、用VOF法追踪自由表面,对溢流坝及水跃强紊流区流速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用毕托管测水跃流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1997, 29(2): 151-157.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0
实噪声参激Hopf分叉系统研究
刘先斌, 陈虬
采用随机平均法、扩散过程的奇点理论、不变测度方法分析了实噪声参激的分叉系统.明确了噪声的影响将使系统出现与原分叉点不同的噪声导致的分叉点,并使分叉类型产生了根本的改变
1997, 29(2): 158-166.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1
二类复特征值表达式的适用性研究
侯之超, 郑兆昌
对于线性系统,根据其质量、刚度或阻尼等矩阵的性质了解特征值,是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对于有阻尼陀螺系统,本文首先通过模态正交性推导了有关矩阵的若干关系式.然后分析了复特征值的两类表达式的适用性,着重讨论了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研究特征值性质的现行处理方法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确定特征值的补充方法,指出可能存在虚数特征值的系统的性质.算例表明结论正确
1997, 29(2): 167-174.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2
梁波传播的固有特性
程伟, 诸德超, 王大钧
以分布参数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梁波传播的一些固有特性,说明了它们与周期性结构的关系,讨论了支持条件对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指出了如果把近似方法应用于波传播分析中,可能引起的一些问题.本文的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周期性结构的分析中
1997, 29(2): 175-181.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3
链网模型与Si_3N_4陶瓷材料宏细观力学行为模拟
梁乃刚, 刘庆杰, 李静, 宋海涛
假定原位增强陶瓷材料中存在的众多微裂纹将基体分割成块,增强体长颗粒的桥联是块间的传力机制,提出了一种链网模型,用于模拟材料宏观力学行为与细观损伤演化.论述了模型参量与材料细观组元几何,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典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1997, 29(2): 182-188.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4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随机温度徐变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刘宁, 刘光廷
首次尝试将随机有限元法引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随机温度徐变应力的计算.综合考虑各种随机因素,对于由材料物理参数随机性引起的随机温度场的影响,本文给出了相应于初应变隐式解法的随机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于周期平稳随机温度场对徐变应力场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复模量隐式解法,并首次视复频响应函数为材料参数的随机函数,给出了相应的复频响应-随机有限元列式;而对于一般非平稳绝热温升温度场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参数调幅逐段简化的方法.本文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前人不能考虑材料参数随机性或需弹模不随时间变化的局限性
1997, 29(2): 189-202.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5
高阶奇异项及J积分表达式
陈宜亨
从4种典型裂纹情况的特征展开式出发,运用其微分性质和伪正交性质得到了含有高阶奇异项的J积分表达式.它们是通用的显函数表征的.本研究支持了Hui和Ruina的杰出研究和重要观点,即高阶奇异项和非奇异项一样在小范围屈服描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常规柔度方法确定的J积分已隐含了高阶奇异项的贡献.断裂准则有可能由含高阶奇异项和非奇异项的J积分的临界值来描述
1997, 29(2): 203-214.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6
二维介质参数的大扰动反演方法
马兴瑞, 牛玉清, 黄文虎
对非均匀介质参数反演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用于反演二维介质参数的广义射线近似方法.利用参考场量和扰动变量对声波方程中的介质参数进行处理,并利用Green函数理论得到扰动参数比的积分方程.基于非均匀介质中波函数的局部理论和射线理论,引入了全波场的广义射线近似形式,通过定义介质参数函数,把反演目标归结为其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积分变换方法得到二维介质的介质参数函数,从而得到介质参数,在Born近似方法中,反演的介质参数扰动不能超过20%,但是在本文中介绍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演其扰动比不超过50%的变化情况
1997, 29(2): 215-219.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7
统一的管阵流固耦合均匀化模型
张若京
采用渐近均匀化方法,得到了管阵流固耦合的两套完全等价的控制方程,发现它们正好分别是Schumann和Banner在1981年和Brochard和Hammami在1991年提出的两套方程,给出了相应的两套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这说明,由于本文的推导,现有的理论得到了统一
1997, 29(2): 220-223.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8
二维位错裂纹的稳定性分析
韩斌, 邢修三
在已有的一维穿透位错裂纹模型及能量计算的基础上,将其推广为二维椭圆盘状裂纹模型,并计算了其能量.根据能量平衡原理,给出了位错裂纹模型的裂纹平衡尺寸、裂纹扩展临界应力.并与不考虑位错影响的宏观断裂力学中Ⅰ型穿透裂纹的Grifith解及椭圆盘裂纹的Grifith解加以比较.给出的位错裂纹模型解在位错数目n=0时与宏观断裂力学解一致
1997, 29(2): 224-230.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19
集中载荷作用下弹性球壳大范围非线性问题
王林祥, 武际可
采用有限元法中的伪弧长法研究了集中载荷作用下弹性球壳轴对称大范围非线性问题,变形的范围从初始状态到壳体完全翻转.文中作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1997, 29(2): 231-235.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20
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的非线性强迫振动
刘人怀, 王王番
研究了考虑横向剪切的对称层合圆柱正交异性扁球壳的非线性强迫振动问题,得到了共振周期解和非共振周期解.最后,还分析了横向剪切对幅频特性曲线的影响
1997, 29(2): 236-241.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21
垂直界面裂纹断裂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
亢一澜, 陆桦, 贾有权, 邱宇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具有垂直界面方向裂纹的界面断裂力学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对裂尖区域的奇异性性质、角位移分布、应力强度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1997, 29(2): 242-247.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22
一种新颖的光纤应力传感器
杨建良, 向清, 郭清华, 黄德修
基于模体积失配效应与微弯原理,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强度型光纤应力传感器,其传输光功率变化与应力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重复性好,无迟滞现象
1997, 29(2): 248-251.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23
Reisner板的哈密尔顿体系及其辛正交解析法
邹贵平
基于Reisner板理论,通过对混合能变分原理的修正,建立了更一般的哈密尔顿型广义变分原理,并给出了Reisner板问题的哈密尔顿正则方程及其共轭辛正交解析法
1997, 29(2): 252-256. doi: 10.6052/0459-1879-1997-2-199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