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2年  第1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论文
计算三元自由表面孔口水流
丁道扬
假设为理想势流,应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三元孔口水流。基本函数是速度势。为确定自由表面位置,未知流量和孔口出流边线,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解法。数值试验指出,当α≤0.4有好的收敛解,但α>0.4则变差。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吻合。
1982, 18(6): 519-527.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65
明流光滑平板边界层特性
董曾南 孙厚钧 宋传琳 陶晓峰
本文应用正交偏振差动式激光测速系统,测量了明渠水流中顺流放置的光滑平板上边界层内的流速分布。特别是由于仪器的改进,比较详尽地量测了粘性底层中的流速分布,从而确定了壁面切应力。文中给出了切应力系数与雷诺数Re_x=U_0x/v的关系。试验研究发现明流光滑平板边界层中,与无限边界绕流平板边界层一样,沿平板有层流边界层,转捩区和紊流边界层三部分。边界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也基本相同,明流平板的紊流边界层具有分区性质,沿高度将边界层分为粘性底层,过渡区和紊流区。在过渡区和紊流区中流速分布可用指数方程u/U_0=M(y/δ)~(1/n)表示。过渡区中n值在2—3之间。紊流区中M=1.0,n值随Re_x而变化,n=1.17Re_x~(0.135)紊流区也可用对数公式u~+=5.95logy~++5.48。这些公式中的常数与无限边界绕流平板边界层的情况略有差别,粘性底层中流速为线性分布,u~+=y~+。
1982, 18(6): 528-537.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66
粘弹性流体的过渡流动
蔡扶时
本文研究了两同轴圆筒之间的牛顿流体和Oldroyd流体,从圆筒开始旋转到剪切应力达到它的平衡值时,剪切应力的建立过程,讨论了“表观”和“真实”应力过量现象。结果表明Oldroyd流体呈现出“真实”应力过量现象,并且理论预示结果与实验资料符合很好。因此建议利用应力过量现象来确定粘弹性流体的弹性参量。
1982, 18(6): 538-545.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67
平面环形域单裂纹问题的弹性力学解
王凯 汤任基
平面环形域的裂纹问题,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2]的基础上,结合使用Muskhelishvili的复函数方法求解了此问题。获得以裂纹面位错密度函数表示的环形域单裂纹问题的解析解,而位错密度函数由求解一组带柯西核的奇异积分方程得到。文中的几个数例均绘成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曲线图,本文给出的解对研究环形域上的一般径向裂纹系有重要作用。
1982, 18(6): 546-557.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68
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含裂纹扁壳应力强度因子的渐近分析
戴耀 余寿文
本文采用奇异摄动的渐近分析法,将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十阶扁壳方程组的定解问题,化归为互不耦合的平面应力问题、平板弯曲问题和存在于裂纹两侧的Reissner边界效应问题的交叉迭代求解。当壳体的几何参数变化时,对相应应力场的变化,给出了量级分析,本文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求得了含裂纹扁壳Ⅰ型应力强度因子的“0级”和“一级”近似的解析表达式,并针对板、球壳、柱壳三种常见的情形,将本文的结果与已有的采用计算机所求得的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本文解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分析的要求。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夹层壳和多层壳体的断裂分析。
1982, 18(6): 558-569.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69
万向支架陀螺与自旋卫星的耦合运动
刘延柱
本文使用相坐标摄动方法讨论万向支架陀螺与自旋卫星的耦合运动,将万向支架的惯性力矩作为对陀螺及卫星的Euler-Poinsot运动的摄动。导出陀螺与卫星的耦合章动漂移公式,周知的Magnus公式是卫星无章动时的特例。文中还讨论了章动同步现象,并导出轴承粘性摩擦引起陀螺与卫星的章动阻尼运动的稳定性判据。
1982, 18(6): 570-577.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0
用松弛代数法解粘弹性体结构的应力
唐崇钊
求解非均质的粘弹性体结构由支承变位与物体变形变化产生的应力问题,传统方法的基本困难在于解积分方程组,以致在实际计算中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根据粘弹性体力学的基本定理以及松弛系数和变形模量的概念,提出一种方法,将粘弹性体中应力的求解转化为相当的弹性问题,从而使计算得到简化,而所得结果有较高的精度。
1982, 18(6): 578-581.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1
石灰岩中应力波衰减机制的试验研究
寇绍全 虞吉林 杨根宏
本文提出了分析研究岩石杆中应力波衰减机制(初始微裂纹、节理、剪胀等因素的影响)的一种方法,并相应提出了减少波形振荡,提高试验精度的措施。利用这种方法,对这些因素引起应力波衰减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还提出了在波传播时幅值无衰减的情况下,从一根杆试验中测得的应变波形,求得包括卸载在内的完整的动态滞迴应力应变关系的方法,这个方法比SHPB法更方便。实验结果说明,完整致密的石灰岩只有在剪张点以下方可当作弹性材料处理。
1982, 18(6): 582-589.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2
光学的反演变换测量
王润文
利用倒易空间方法处理了光栅的级联衍射与云纹测量,证明了云纹图案就是倒易空间的映象,从而处理了形变与应变的测量。
1982, 18(6): 590-594.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3
管风洞设计中的某些问题
王松皋
管风洞构造简单,提高贮气压力较易。因为试验段气流驻点压力与贮气压力之比决定于贮气管道与喷管喉道面积之比。只要提高贮气压力就能提高试验段流动雷诺数。因此,小型设备也能达到足够高的雷诺数。如果结合低温技术,雷诺数还能进一步增加。
1982, 18(6): 595-600.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4
回转壳边界条件广义表达式
梅占馨
1.问题的提出回转壳边界条件,传统的表达方式是壳边力或位移当中给定四个量。而回转壳广义位移解法,一个节圆上未知数超过四个。如作者所建议的低阶有限环公式,一个节圆上广义位移未知数为6个。
1982, 18(6): 601-605.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5
简化Navier-Stokes方程组及无粘和粘性边界层联合求解
高智
简化N-S方程组具有抛物-双曲方程组的特性,对定常情况可用向前推进的计算方法,要比数值求解椭圆型完全N-S方程组简单得多;求解简化N-S方程组能够同时算出无粘外部流和粘性边界层流,理论上要比先算无粘流、然后再算粘性边界层流的常规方法
1982, 18(6): 606-611.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6
用分析法求根轨迹K值方法的改进
周学正
1.文献[1]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林士谔先生在文献[1]中提出了求根轨迹K值的近似计算公式式中系数和系数比值均由系统闭环特征多项式(1)给出。式(2)中n为开环极点数,m为开环零点数, 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此法运算虽十分简捷,但所得K值与精确值相比,一般误差在50%左右,特别是在阻尼比接近0和1附近,K值将不存在或误差达精确值的几倍。有这样大误差的原因,在于公式(1)推导的某些假设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文献[1]例3来探讨有关问题。
1982, 18(6): 612-615.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7
力学学报1982年分类目录
1982, 18(6): 616-622. doi: 10.6052/0459-1879-1982-6-198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