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快速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78年
1977年
1976年
1975年
1974年
1966年
1965年
1964年
1963年
1962年
1960年
1959年
1958年
1957年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s2期
第s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期刊导读
最新录用
预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创刊60周年
出版道德准则
下载中心
期刊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力学期刊网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期刊导读
最新录用
预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创刊60周年
出版道德准则
下载中心
期刊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力学期刊网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78年 第14卷 第3期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论文
陀螺相关非孤立系统的不稳定性定理
王照林
本文通过定理的证明,提供了一种用来分析有势力及陀螺力作用下可能非孤立系统的不稳定性问题的方法.分析的结论对非线性系统也是正确的.举了两个例子作为定理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了二重自旋卫星(或陀螺体卫星)两种姿态的运动稳定性问题.最后就卫星姿态控制中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1978, 14(3): 171-176.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2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沉降速度
赵子丹
本文认为泥沙在波动水流中的沉降与在静水中的沉降不同,即泥沙还受波浪紊动的举力作用而使沉降速度减慢.波浪运动由水面向下逐渐衰减,所以,波浪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减缓作用也由水面向下逐渐衰减.由此出发推得了相应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在规律性上是一致的,但计算值的精度尚嫌不足.
1978, 14(3): 177-181.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旋风分离器三维流场的测定
柳绮年 贾复 张蝶丽 郝敬尧 王平生 徐纪华
在φ400mm及φ830mn两个实验模型上,用五孔探针及热线风速仪较详尽地测定了旋风分离器的三维速度场以及湍流强度场.除切向速度分布验证了前人结果外,得到了径向速度非轴对称性,轴向速度分布中心处存在滞流、倒流、湍流强度在中心有单峰分布等结果,并初步考察了二次流引起的上涡环问题.
1978, 14(3): 182-191.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4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关于动脉血流线性理论的基础
陶祖莱
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动脉脉冲血流线性理论的基础.结论是:1.目前流行的线化条件不适于动脉血流.正确的线化条件应为,或.据此,线性理论适于中等动脉;对主动脉,用以分析压力一流量关系及脉冲波传播特性尚可,不能用来求速度分布.这和实验研究的结论吻合.2.与流动迁移惯性力相比,压力径向梯度的作用是次要的.故在线化条件下考虑径向压力梯度的影响是不必要的.最后用Lou的有限幅度位移模型和最简流动方程给出了解,所得波速公式和计及时一样。
1978, 14(3): 192-201.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5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多层弹性体系应力与位移的计算
梁锡三
层状体系弹性理论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的应用已引起普遍的重视。许多国家都已有了双层体系数值解图表。至于三层体系,Jones的应力和弯沉系数表应用最广。三层体系的应力与位移系数包含着四个自变量,用数值表求解实际问题时要作烦琐的内插计算。Brown曾为应用Jones的表编制了内插程序,以便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算。
1978, 14(3): 202-209.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6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矩形通道内的放热
颜迪民 许国华 肖国忠 张传贞
本文对矩形通道内水的放热进行了试验研究,除了平板区外还测定了角区的局部放热系数;同时在气回路里测定了矩形通道角区及定位肋条附近的切应力分布;将局部放热系数分布与切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二者是接近的
1978, 14(3): 210-218.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YYB1-1型遥测应变仪的原理和测试精度
范镜泓
随着机械工业向高速、精密、大容量发展,各种机械旋转零件的强度、振动、刚度问题被突出地提了出来。旋转零件物理参量的测量,国内外大都采用集流环来解决讯号的引出问题。这种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工作量较大,集流环与电刷之间的接触电阻难以作到稳定。因此,人们早就设想用装于旋转零件上的发讯机将应变等物理参量转变为电讯号,载于无
1978, 14(3): 219-225.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用光弹性冻结法分析过盈配合的应力
云大真
工程上经常利用过盈配合的方法来传递力或力矩。对于过盈配合段较长的轴,其距两端面较远的中间部分的应力计算问题,可用组合的厚壁筒理论来解决。但在套筒的两个端面附近的应力分析,以及套筒或轴是变截面(包括连续变化和局部突变等情况)的或过盈配合段较短等等比较复杂的情况的应力分析,看来要借助于实验方法来解决。
1978, 14(3): 226-229.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2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薄膜辐射热探测器
竺乃宜 李红德 邹惠良 崔季平 李连祥 高俊杰 张瑞智 董向红 张敏 黄文国
薄膜辐射热探测器是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响应快速的辐射热测量元件,特别适用于短时间超声速设备中的辐射测量,也可以在辐射能的标定中使用。这种探测器是在通常薄膜电阻温度计的表面上覆盖一层碳黑类物质,以增加它的吸收率和扩大吸收谱的宽度,且减少吸收率随波长的变化。
1978, 14(3): 230-233.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30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φ800激波管流场参数测量
竺乃宜 李红德 邹惠良 李连祥
1.实验装置和测量原理本实验使用不锈钢圆形直激波管,高压段长1.6m,内径223mm;低压及实验段内径800mm。使用氢氧燃烧驱动,驱动压力约80ata,测量支架距膜片的有效距离为14m。我们用薄膜电阻温度计式的金膜热探头在激波管中测量②区长度和波面形状,用电探针来测量分界区与③区的交界处。它们的信号直接或经过热电模拟线路以后,
1978, 14(3): 234-237.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31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多层框架的平移-扭转耦联振动
王云剑
一般工程结构是不对称的,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着偏心。这种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重合的结构,在平移振动时伴有扭转振动,我们称之为平移-扭转耦联振动。它是一种空间振动形式。在地震工程中,结构的空间振动是特别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刚度中心坐标系统建立了多层框架的平移-扭转耦联振动方程,并给出了谐波
1978, 14(3): 238-241.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32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力学和它的发展
谈镐生
为什么十七世纪以前没有真正的“科学”? 公元前三世纪,希腊文化曾经有过高度的发展。阿基米德(287—212,B.C.)的静力学,欧几里得(300,B.C.)的几何学,都是杰出的科学先驱例子。但是最有影响的亚里士多德(384—322,B.C.)的动力学,却是一些荒谬的唯心臆测。可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界的权威性,他的思想整整统治了西方经院学派达两千年之久,其中经过随着希腊文化的衰
1978, 14(3): 242-250.
doi:
10.6052/0459-1879-1978-3-1978-03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1957年创刊, 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力学学会
创刊主编:
钱学森,
现任主编:
陆夕云
ISSN:
0459-1879
CN:
11-2062/O3
通知公告
MORE+
《力学学报》“纪念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专刊征文通知
沉痛悼念我刊第3任主编郑哲敏先生
精品文章
MORE+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