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78年  第14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亚跨超声速喷管流场
林同骥 贾振学
本文给出保角曲线坐标下理想气体二维定常无旋等熵流函数方程的一般形式.以相应的不可压缩位势流的流线和等位线为坐标,给出简化的流函数方程和它的一般解.将上述结果应用到喷管流动,给出喉部壁面曲率半径、收缩比、壁面最大倾角都可按需要选取的,从亚声速通过跨声速到超声速的喷管流动解.这个解适用于不同比热比. 作为应用举例,本文算出典型喷管的流动特性.其中包括:低亚声速、中亚声速、高亚声速喷管流动的等马赫数线;超声速喷管流动的声速线、等马赫数线、影响线、极限特征线、分支线和等时线等. 本方法可推广到绕物体外部流动,管道内绕物体流动,叶栅流动等,特别是在跨声速区可得到较好的结果.此外,可推广到具有平衡或非平衡的化学反应的情况;也可推广到轴对称情况.
1978, 14(1): 1-18.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1
大气层中吉林陨石雨飞行轨道计算和现象分析
张德良 刘育魁 赵成福
1976年3月8日下午3时许,吉林市郊降落了一场古今中外罕见的陨石雨,称为“吉林陨石雨”.中国科学院吉林陨石雨联合考察小组对吉林陨石雨进行了科学考察.本文是在对吉林陨石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气层中吉林陨石雨飞行轨道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吉林陨石雨进入大气层的初始角度和速度,爆裂位置,飞行距离,着陆角度和速度等参数.同时,对吉林陨石雨所发生的现象也作了进一步分析,从而为研究“吉林陨石雨”的外空间轨道提供了依据.
1978, 14(1): 19-32.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2
边界条件对受液压作用圆柱壳稳定性的影响
高玉臣
本文用渐近方法分析了在各种可能面向(u或T_1,v或S_1)及非面向(w或,或G_1)边界条件下受液压作用的圆柱壳的稳定性.将临界载荷与屈曲形态函数展成λ~(1/2)的幂级数.文中不仅给出了求各次近似临界载荷的步骤,而且对各种边界条件得到了临界载荷与屈曲形态第一次近似的表达式,其误差为λ~(1/2)量级.以四种典型情况为例,求得了临界载荷第二次近似的表达式,其误差为λ量级.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受液压作用的圆柱壳,面向边界条件对稳定性起着主要的作用,而非面向边界条件的影响是次要的(λ~(1/2)量级).
1978, 14(1): 33-46.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3
波纹圆板的特征关系式
刘人怀
波纹圆板在精密仪器的灵敏弹性元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弹性元件的理论研究至今还很不充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波纹圆板本身形状复杂,参数很多,特别是大挠度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数学上求解极困难。以往的理论计算大致可分为两类。
1978, 14(1): 47-52.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4
旋转活塞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的研究(下)
王达三 赵惠富 马重芳 张亚夫 齐宗敏 任爱峰
四、转子机的点火燃烧过程4.1 概貌转子机燃料经济性不好的又一原因是点火燃烧不良。就基本原理来说,转子机与一般的往复机无异。但由于燃烧室结构上的一些特点,有它独特的面貌: i) 间接点火过程电火花先点燃缩
1978, 14(1): 53-63.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5
应力强度因子K_I的光弹性测定法
杨槐堂
断裂力学研究有裂纹构件的强度。因此,必须研究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对于线弹性材料,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主要由应力强度因子所控制。当应力强度因子K_I到达临界值——材料的断裂韧度K_(Ic)时,裂纹就迅速扩展,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应力强度因子是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一个主要参数,确定任意构件的应力强度因子也就成为断
1978, 14(1): 64-68.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6
驱替特征曲线在油田开发分析中的应用
周维四 高灿华 陈燕津
含水上升规律的研究,是注水油田动态分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般都做成含水与时间,或含水与累积采油量(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以供分析。但因影响因素繁多,加之井口计量上的误差,实际资料点往往波动较大,规律性不强。文献[1]根据实验室和苏联
1978, 14(1): 69-72.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7
用驱替法测得完整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一个建议
陈钟祥
为了测定作为二相渗流计算基础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已提出过好多种方法。其中以驱替法最受注意。这不仅因为该法简捷,而且因为它刚好反映了非定常驱替时的相对渗透率特性。但此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即仅能获得高于前缘饱和度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段。这是令人遗憾的缺点。应用驱替法测得完整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愿望多年来一再被提
1978, 14(1): 73-76.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8
对等应变能密度线上最大应力准则的修正
孟宪纲
本文对文献[1]提出的复合型断裂准则做某些修正,对确定开裂载荷提出一个新的看法。1.基本想法裂纹的起始扩展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沿开裂方向θ_0,裂纹体储存的应变能大于或等于形成新的裂纹面所需要的能量;二是沿开裂方向周向应力的强度大于或等于材料的断裂韧度K_(Ic)。这两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但不能互相代替。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1978, 14(1): 77-80.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09
中国人民在火箭方面的发明创造
李迪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在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人民善于总结经验,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创造各种工具器械,发明很多,火箭就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
1978, 14(1): 81-86. doi: 10.6052/0459-1879-1978-1-1978-010